1 关于旅行
距离上一次记录,已过去了1个多月的时间。
在西宁出差期间,想趁着晚上睡不着的时间,完成两个大纲的文字记录工作,最终让步给了工作。
马来的旅行归来后,朋友问:你的心情就糟糕到连朋友圈都不怎么发了? 记性不好,每次到一个地方要发个带定位的朋友圈,否则之后肯定想不起来曾经去过这个地方。最近翻了翻自己以前的相册,才发现被誉为巴沙最好吃的特色-肉骨茶,是几年前,去新加坡下飞机后吃的第一餐,当时还有朋友在下留言说他媳妇最喜欢肉骨茶。
2 关于职场幸福度
我们都在与现实妥协,不同的是有方向的人,暂时妥协是为了积攒更多的能量,没有方向的人,也许都意识不到自己的妥协吧。
向行业里的前辈请教,解决了信心不足、对行业的深入理解以及市场情况。这些内容在长达几年的外围探索的过程中,多多少少有个模糊的印象,经过前辈的梳理,一 一清晰,这就是咨询的力量吧。
在聊到市场情况时,我们交流了各自的感受。我差不多调研了几十个在职的,且有生涯问题的人,会不会做付费的生涯规划咨询。没听过这一概念的一部分,觉得生涯规划是骗人的一部分,还有一部分觉得工作不开心、无趣是常态,是正常的。
前辈是老家河南,现定居北京,经手的来询者案例过千,在行业里颇具知名度。他说经过他咨询的线上、线下案例来看,还是一线城市在这方面发展的好,二线城市之间对比的话,郑州的咨询人士确实少。之后我们一起探讨了更深入的市场分析。
“大部分人,是在满足了职场生存后,才思考职场幸福度。”
让我突然想到N年前,微信未兴起,短信仍主流时,一则信息火了短信圈:“当大多数人都在关注你飞的高不高时,只有少数人关心你飞的累不累。”
3 关于知识付费
除了对生涯咨询的陌生和误解外,面临的市场现状还有一个是“知识付费”。聊聊天、谈谈话,就要付几百-几千的费用,这在本地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就是我自己也从经历了从“自学”到“付费学习”的过程。
偶像说:付费,是一种筛选方式,愿意付费来向我学习的人,我总会有所回馈,要么是知识本身,要么是其他资源。偶像还调皮的说:谁都得养家糊口,就算我吃得少,也不能喝西北风啊!
可关键我吃得多啊。。哈哈哈哈。所以要认真思考是兼职作为爱好来做,还是要作为终身事业来做的话,是要先考虑下吃的多少的问题了呢。
自己在线课程买的也不少,从去年起陆续参加付费的培训也有,综合来看,这样的学习最大的好处是入了门,拓了视野,有种“原来是这样的”的感觉,对之后再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不过难点在于选择好的课程 好的老师 好的平台等。
优质的知识分享真的很难得,所以从去年以来养成一个习惯,每当获得别人认真有价值的指导后,每当一个课程学完后收获很多时,以及哪怕是培训课后老师发送课件PPT时,我都会发一个红包再加上学习收获给对方,表示感谢。
4 有方向的人也焦虑
朋友说:你方向那么清晰,为什么还焦虑。
老师说:只要起心动念了,谁不是白天求生存,晚上求发展。
最近太忙了,忙的晚上也在求生存,梦里都在求生存,于是焦虑:怎么才能有时间求发展。
5 进步和后退
进步:
完成《领导力提升指南》的完整授课,第一次关于领导力,进行6小时授课培训,课后反馈评价很好;嗯上一次的6小时课程是关于职场一线的。
完成另一个城市投标的全部幕后工作:制作投标PPT,制作筹建计划和投入计划、给讲标人讲解如何讲标等。
退步:中断了上半年一直坚持的早起和锻炼身体
总结:对于工作上,哪怕不是本职,是额外的工作(上述两件都是),也会尽最大努力做好;相比较牺牲的就是自己的时间、精力和健康。
修正:除了本职工作外,筛选自己真正想做的、适度的和老板说不,以及开始重启早起和溜达。
6 戒生定 定生慧
戒生定,定生慧。先明确做什么不做什么,再把做什么坚持到底,在坚持的过程中找到做的智慧,而中间摇摆的人是找不大智慧和出路的。
记得早上看新闻说因为纸归了,连带纸箱贵了,许多需要纸箱包装的商品也贵了。
另一个受影响的是--新书均价88元!纸价飙升导致图书定价一路猛涨。
应该庆幸上半年屯了好多书,一本一本看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