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父母恩,似海深
天赐吃了面糊糊,裹着棉被,躺在桂英旁边,不哭不闹,可爱的就像年画上的娃娃下来了一般。
桂英一边拿大人的旧衣服改制新棉袄棉裤,一边开心的哼着歌:提前个家来家有名,家住绥德三十里铺村……
秦安急匆匆去塔镇集上买麦乳精去了。集市离秦老庄15华里,7.5公里,全部是山路,也就是翻一架大山就到了。塔镇全长两三公里,供销社卖的大部分是农具、布料、调料等生活用品。他一边走一边想,麦乳精肯定很贵,农民家是吃不起的,没有粮票没有钱,如果能养一只奶羊该有多好,吃大一个孩子,还能卖上原来的价格,如果运气好,还能下个崽,那就赚了。他想着想着就来到了塔镇。
塔镇人还真不少呢,都是来置办年货的。他没有时间逛达,径直去了供销社。柜台里琳琅满目,看的人眼花缭乱,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不敢细看,直接打问到麦乳精多少钱?柜员指了指最里面柜台的架子,他第一次看到了传说中的麦乳精,价格果然贵的太太,一桶桶500毫克就标价35元,那是他半年的收入,一年的家庭开销,平时连酱油醋都不舍得买,就买一点盐,油是自己种的老麻子,炒熟,碾子上压碎,放入开水锅里,油就飘起来了,过年出一次油,吃一年。他思来想去,应该总得买一点啥,不然回家怎么交代呀,桂英肯定埋怨,最后买了一斤红糖,两袋盐,回家了。
桂英熬了小米汤,蒸黑面膜,翘首企盼秦安回家,给孩子喝上一顿麦乳精,健健康康的胖娃娃,几天吃不好就瘦了。
天擦黑,看见秦安终于上的坡来,慢慢悠悠的,不慌不忙的,摇摇摆摆走着。桂英是个急性子,早就等的不耐烦了。看见慢慢悠悠的样子就骂开了:买个麦乳精,又不是杀牛宰羊那么费劲,看娃儿饿的等不上了哭了怎么办呀?
秦安一句话也不说,还是慢悠悠的回到家,坐炕头喘口气。桂英一把拿过行李袋子,掏出来一袋红糖两袋盐。气的瞪大眼:麦乳精呢?
秦安慢条斯理的说完了缘由,桂英就开始数落:嫁个穷鬼,一分彩礼没有,一件衣服也不买,就你自己防线织布做哪老粗布衣服,我也没有嫌弃,连娃娃的麦乳精也舍不得买?秦安沉默不语,他只能选择沉默不语。桂英见他越是不说话越来气。
牢骚归牢骚,来气归来气,桂英从来不耽误干活,她已经晾好了米汤,给孩子喂米汤去了。小米饭养活一代一代的陕北人,看着孩子吃的津津有味,也就心平气和了。等明个好好喂那两只老母鸡,多下两个蛋,大人不吃,留给孩子吃。再做一些面糊米糊,也饿不着了。她吃完饭,没有理会秦安,自顾自抱着孩子睡了。
秦安慢条斯理的吃完饭,洗碗,喂猪喂鸡,一切收拾停当,才睡了。他辗转反侧睡不着,一直想着那头奶羊的事。
天赐一切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父母为了孩子,他们真的能付出所有,唯独忘记了自己,这种恩情,难以回报。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