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
今天是2018年的感恩节,每每遇到这样的时候,总会使人想起圣经的这句话。好好思想这段经文,很显然,保罗要我们“常常喜乐,凡事谢恩”,这里不是说遇到合自己心意的事就感恩,不合自己心意的事就不感恩,乃是要“凡事谢恩”。
“凡事感恩”对我们来说是一门功课。当面临疾病、贫困、重担、患难的时候,我们很难发出感恩的祷告,更多的是求神尽早挪去这样那样的苦难。曾有人说,“正确的祈祷从来不是恳求,而是感恩的祈祷。”但我们常常做不到。当我们所需要的还没有得到,所祈求的事情还没有成就,我们就无法向神感恩。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实在是很多很多。
我们为什么不能感恩?因为所期待的事情没有成就;我们为什么没有喜乐?因为心里所期盼的得不到满足。我们无法对不满意的现实感恩,更无法对没有成就的现实满足。这些环境常常将我们生命的光景暴露出来。因为,真正的感恩不是嘴上那句习惯性的用语“感谢主”,乃是从内心流露出来的那种喜乐和满足,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生命表现。
我们为什么不能“常常喜乐,凡事谢恩”?因为我们的感恩不是在神里面,不是在信心里面;乃是在世事里面,在现实环境里面。而且我们的感恩不是在事前,多半是在事后,就像多马一样。主耶稣复活向门徒显现以后,门徒就告诉多马,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后来主亲自向他显现他才信。主就说:“你因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5-29)感恩也是如此,真正的感恩不在于现实如何,乃在于相信。唯有在信心里面,我们才能有喜乐和满足,也才能做到凡事感恩。
说到信心,我们有时常常把相信神能成就当作信心。我们信神无所不能,我们信神必能成就,我们信神必听祷告,我们信神必医治,这些只是信心的前提,但不是信心的全部。因为神是有主权的,他是主宰,随已意行作万事;神知道什么事会发生,也许可一些事发生,更知道什么事对我们有益处。但因着人这样片面的信,我们的祷告就常常是求这求那,并且将信心的焦点寄托在神必能成就上面,但这些出于神必能成就的信心,其实并不是真信心,说到底只是希望神能满足我们,达到我们的要求,我们实际是把“相信神能成就”来当作“真信心”,用人的自信心代替了真信心。
因此,而真正的信心是相信神的话、神的应许和神的主权,而不是相信神必须来成全我们的要求。
拉撒路死了四天,耶稣到了那里,马大和马利亚都说了这样一句话“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她们相信只要耶稣在那里,耶稣就能救她们的兄弟,她们的兄弟就不会死。这就是她们当时的信心。但人死了,说什么也没用了,“死”这个残酷的现实限制了她们的信心。很多的时候我们也是这样,把自己的要求或者目标放在神面前,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或者机会,我们就以为神不能或不再成就了。但神的能力和作为并不受我们所认为的现实所限制,耶稣叫死了四天、已经发臭的拉撒路从死里复活,这个神迹打破了马大马利亚的信心局限。而且主耶稣叫拉撒路复活前,举目望天说:“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耶稣没有说“父啊,求你叫拉撒路复活”,却说“因为你已经听我”。前者是现实,后者便是信心。
神应允垂听我们的祷告,总是在事前,而不是在事后,我们的呼求不管事情成与不成,神都已经垂听。而且,出于信心的感谢乃是在现实之前。
拉撒路还没有复活,主耶稣就向天父感谢。也许有人会说,没有成就之前感恩,万一现实不成就怎么办?其实真正从信心里发出的感恩与现实是没有关系的,我们感恩的不是事情的结局怎么样,乃是确信神必看顾和垂听,并且相信神凡事都有自己的美意。
教会的信徒绝大多数都很喜欢见证主给了我什么什么,其实这些什么什么不信主的人可能比我们拥有的还多,我们至所以感恩,是我们得到了世人得不到的依靠和应许。主耶稣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太7:7-8),“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向父求什么,他必因我的名赐给你们”(约16:23),神的话,神的应许才是我们的信心、我们的保障,我们的喜乐,我们的感恩。至于成与不成,既不是我们肉眼的标准,也不是我们认为的机会,更不能作为我们衡量信心的标准。亚伯拉罕的信心不是要求神给他几个后裔,乃是相信神应许他的后裔要像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一样多。因此,他才有信心献上独生子以撒,因为他相信神自己的应许必成就,他所信的神“是那叫死人复活,使无变为有的神”(罗 4:17)。
信心是满足心灵的需要,不是满足肉体的需要。圣经说,“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如果光站在现实的层面来看,我们就不能理解,也无法做到,只有上升到信心的层面,才能理解和实现。希伯来书里讲到许多在信上得了美好见证的人,“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却从远处望见,且欢喜迎接”(来11:13),这些存着信心的人直到去世,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但在心灵深处他们确信能得着神应许的一切,所以他们在世的日子有欢喜、满足和感恩。没有信心就没有欢喜,没有欢喜就没有感恩。
感恩是在信心里面。话是这么说,但真要做到还是需要神的带领和生命的经历。因为这不是理论和知识,乃是生命的真实。同样的不幸临到,有的人能解脱,有的人却被捆绑;有的人能站立,有的人却跌倒,不同的生命有不同的见证。信心之路是在不断的试炼中前进的,感恩的心也是随着生命的经历不断增长的。
有一对基督徒夫妇,他们16岁的女儿在教会聚会结束回家的路上,因车祸被主接去了。夫妇俩陷在眼泪、伤痛、孤寂、沮丧之中整整三个月。后来教会询问他们愿不愿意接待一位孤儿学生,这个孩子已经到了上高中的年龄了,但因为条件的限制,他正陷入辍学的边缘。这男孩7岁丧母,14岁父亲过世,现在17岁,这孩子没有信仰,生活也非常混乱。这对丧女的夫妇怀着复杂的心情接待了这个陌生的男孩。这男孩在他们家住了下来,原计划是住一年。随着他们在生活中对他的接纳和爱,这男孩说:“因为他们,我开始思考和上帝有关的事。”这对夫妇并不知道,这男孩一年前曾问过教会的人:“假如有上帝,上帝公不公平?为什么别的孩子都有父母,都有家,而我却什么都没有?”
日子一天天过去,有一天晚上这对夫妇不约而同在内心产生强烈的念头,想要领养他。于是问他:“孩子,你愿不愿意成为我们的儿子?”这男孩不顾一切地拥抱他们,感动得直哭。那个晚上他们一同跪下祷告,从此他不但成为这对夫妇的孩子,也成为了上帝的孩子。大半年以后,生活在孤儿院里的男孩弟弟来探望哥哥,这对夫妇问他:“你愿不愿意加入这个家庭,作我们的小儿子?”小孩脸上露出意外和难以置信的表情,但马上张开双臂紧紧拥抱他们。他祷告说:“亲爱的上帝,我感谢你!我曾经邀请你进入我的心,此刻,你真的来了。”大家相拥相抱,眼泪再度滚滚流下。
星期日早上一家四口坐在教堂里聆听主日讲道,牧师微笑着看着这个新组成的家,赞美上帝说:“唯有上帝能取走一个,却添加两个。”这对夫妇满心感恩:“唯有上帝能够把撕裂心肝的哀痛,转变成让人充满信心、重新开始的喜乐。”
是的,我们的感恩是随着生命的成长而增长的,而若不是神奇妙的带领,哪一个能发出由心而出的感恩呢!保罗说“只是我先前以为与我有益的,我现在因基督都当作有损的,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腓3:7-8)。今天是感恩节,愿我们每个弟兄姊妹都能以基督为至宝,感恩就自然由心而出,不管顺境逆境,“凡事谢恩”,直到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