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中许多事情需要做决策,可是我们却在不经意间落入了错误决策的圈套。
第一座大山
w超市推出会员积分活动。只要购物即可免费成为会员,集齐10次就可以兑换会员物品。z超市也推出了相同的活动,只是你购买的第一次送你2个积分,你如果集齐12次则可以兑换会员物品。而这两家超市都在你家附近,并没有相距很远,东西也差不多品种与价格,但更多的人们会选择去z超市。这就是决策过程中的第一座大山:外在环境干扰。
外在环境干扰有两种形式,第一种纵向推进就是z超市与w超市的事例,因为如果定了开始就更倾向于将他完。第二种横向推进是只给你多种选择,你不经意间就会选择超量的东西。每次逛超市看到特价、打折、新品促销个各种活动,不知不觉就买了许多计划外的东西。又或者你去食堂点菜,菜单凉菜、招聘,炖菜、炒菜等等都各分一类,点的时候觉得不够可是最后会点了吃不完的菜。
解决第一座大山首先,合理计算投入总量。w超市与 z超市实际都是需要10是相同的总量。其次,合并同类项减少决策选项。点菜确定好符合人数的总量,菜和主食两类各几样。
第二座大山
接受工作任务,自己觉得自己在3天足够完成。可是等到第3天发现根本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只得加班加点急急忙忙的完成大体,质量并不满意。如果是与他人合作项目,任务无法完成,我们总是觉得如果合作伙伴怎么样就一定可以完成。任务失败了都是他的主要责任。这是决策的第二座大山:内在决策偏差。
我们往往自以为高人一等,所以高估了自己却低估别人。但是在承担责任的时候,却又低估自己的错误。
解决第二座大山首先,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在自己为差不多的要求更高一点,你以为的极限可能只是他人的起点。其次,将完成时间适当延长,将任务量适当减少。当布置的任务你以为3天完成足够,那就设定5天时间为任务完成时间。第三,适当加大肯定合作伙伴。完成小目标或取得任何成就,极大的肯定合作伙伴,这样你就会对任务成功伙伴的功劳与失败认定的更明确。
第三座大山
“我推荐你买这个面膜,这是鹿晗代言的,特别好!”朋友接着说,“你看别人也都抢购这款面膜,而且我朋友圈里好多人用过呢,肯定不错”然后我们买了一大堆。花了不少钱,可自己并不是很喜欢也不适合自己。这就是决策过程中的第三座大山:旁人决策诱导。
在上述事件中可以分成三类情况。第一,从众。看到别人都在用什么,那么自己也要。这就好像淘宝爆款一样。其次,朋友圈。微信朋友圈是我们获知许多信息的重要来源。第三,权威,也就是粉丝效应。如果我是鹿晗的粉丝,那么鹿晗代言的产品我要买,而鹿晗有上千万的粉丝。即使少部分人购买也是很大的数量。这就是为什么找明星代言。
解决第三座大山就是要从彼此的目的与出发点上考虑。别人为什么购买,明星代言不一定好,朋友即使热络但不适合你。找到你的出发点再行动,别偏航。
把握这三座大山然后再遇到问题中活学活用。做一个出色的决策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