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完此书,感觉比尔波特这个外国老头儿,又带着我,来了一次禅宗之旅。
对于佛教的接触很少很少,对于寺庙的感受呢,就是南方的寺庙好大好大金碧辉煌,北方的寺庙,进去了有点害怕。就这样,仅此而已。
这次和《寻人不遇》一样,仍然从北京出发,我们首先就一起顺着作者的足迹,走一走中国的寺庙吧。
北京的大钟寺,拥有永乐年间就有的一口大钟,回想在当时,那悠扬的钟声,是怎样的跌宕起伏,生生入耳呢?在云居寺里,则藏有石板雕刻而成的整套大藏经,当时的僧人们,用了多少的心力,才保护下这完整的经典呢?
第二站到达的是大同,辽国建起的华严寺里,有被郭沫若称为东方维纳斯的雕像,不由得令人心驰神往。
接下来到达五台山,这里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发下大愿:来到五台山的人,都能见到文殊菩萨!哇!好美的发愿,来朝拜的人们,不知道是不是如愿,都见到了文殊菩萨呢?这真是让我怦然心动的理由,我也想去五台山,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偶遇,会有什么样的惊喜,也许与我擦肩的人就是文殊菩萨,也许某位僧人就是文殊菩萨,也许寺中偶遇的猫猫就是文殊菩萨,也许,令我驻足的盛开花朵就是文殊菩萨。。。。。。
从五台山来到了柏林寺,这里呢,是规制最完整的寺院,也是书中走过的所有寺院中,我最熟悉的一个,因为我就是石家庄人。柏林寺,我去过两次,一次在寺内,一次在寺外。奇怪吗?为什么到了柏林寺却在寺外?哈哈,那天正是十五,来烧香的人太多了,我活生生的没有挤进去呀!我去寺庙,不怎么烧香,我不懂佛教,也不会烧香的规矩,然而最近几年越来越喜欢去寺庙去走走,我最喜欢在里面静静的观塔,那种感受很安静,心安灵静,就看着惊鸟铃随风摇摆,一层一层的数塔,非常舒适。
邯郸在河北的最南端,这里的匡教寺是二祖慧可的埋骨地。
然后到了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的第一个寺庙,当时摄摩腾和竺法兰把佛教从印度传到了中国,这里也是这二人的墓地,若是以后有幸去了白马寺,我也要去他们的墓地看上一看,看看中国佛教的诞生地。
空相寺,相传是达摩祖师的埋骨之地,现在是帮少林寺训练小沙弥的地方。
路过合肥到达司空山,在无相寺,作者虽然没有见到他的朋友老方丈,却被寺院中头脑不清楚的尼姑和做奇怪祭祀的女居士的虔诚打动着。
来到安徽潜山,三祖寺,三祖僧璨的居所。
从武汉去到当阴,这里的玉泉寺,有个十分有名的传说:关羽显灵要接头续命,直到僧人说一个又一个的名字,这些人都是死于关于刀下的,武圣关羽旋即释然。
接下来到了韶关的大鉴寺,南华寺。南华寺存有六祖慧能的肉身,还有虚云禅师的舍利。香火极繁盛。
然后来到广州的法性寺,位于广州市中心的法性寺现在改名为:光孝寺。此处是六祖慧能的出家地。
华林寺之前名叫:西来庵, 是达摩祖师登临中国的第一地。
新兴县的国恩寺,是六祖慧能的故里。
最后,到达香港,去芙蓉山的竹林禅院见了虚云禅师目前唯一的弟子,然后回到了美国。
一路走来尽是风景,旅行,最好的是心灵之旅,文化之旅。
接下来看看,禅宗从达摩到慧能的法脉:
一.初祖达摩
达摩祖师被奉为中国禅宗的始祖,在他圆寂后弟子们将他安葬后,又有人在葱岭一带遇到达摩,这时的达摩脚上只穿着一只鞋子,问祖师去哪里?达摩说,我回印度去了。后来人们打开棺木,发现果然没有达摩的尸体,只有一只鞋子。这就是达摩“只履西归”的传说。
二.二祖慧可
慧可原名神光,当他觉得需要学习更深的东西时,他去达摩洞拜见达摩,当问到求学的决心时,慧可断臂求法!达摩问慧可:求什么?慧可答:心不安。达摩说:心拿来,给你安。慧可遍寻不得心,达摩告诉他:我把心给你安好了。慧可大悟。
三.三祖僧璨
僧璨的入门和慧可很像,当时还是一名居士的僧璨求二祖慧可,请慧可为身有疾病的自己忏悔。慧可回答:把你的罪过拿来,替你忏悔。僧璨想了良久:觅罪不可见。慧可答道:这样说来,我已经帮你忏悔过了。后来僧璨拜在慧可门下。
四.四祖道信
道信在21岁时,从82岁的僧璨手中接过衣钵,成为了禅宗第四代的祖师。
五.五祖弘忍
弘忍之前继承衣钵的禅师们,全部遵循另立门户的传统,而弘忍一直守在道信的身边直到他圆寂,禅宗从个人修行再向驻留形式的转变,道信圆寂时四祖寺的僧人打到四五百人,而弘忍圆寂时,五祖寺的常住僧侣超过了千人。
六.六祖慧能
五祖传授衣钵给六祖时,吩咐弟子们每人做一偈。首座弟子神秀写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日日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看了后也做了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此后,弘忍半夜将慧能唤入房中讲经,在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慧能大悟,随后继承了祖。
整本书听完,其实,我觉得目前我还是应该向神秀所偈的那样:日日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正视自己,用正念,去接受自己,慢慢练习,心别乱。或者应该说,如果心乱的时候,我能察觉到:我心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