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对乡村振兴的意义
2023年3月8日 星期三
昨天下午由长沙市雨花区第七学区(跳马学区)主办,砂子塘小学协办的“发掘‘跳马’资源 开发乡土课程 培育文化自信 助力乡村振兴”“跳马乡土课程”开发启动仪式暨课例研讨在跳马新田小学、关刀小学两所学校同时举办,第七学区各校的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现场观摩。
“跳马”古因“关羽战长沙时跃马跳涧”而得名。跳马镇是长沙市的东南门户、交通枢纽,四条高速环绕,两条高铁穿镇而过,这里四季分明,降水丰富,适宜种植花卉苗木和发展旅游业。作为长株潭三地中间的生态绿地跳马镇,将规划建设为长株潭城市中央公园,形成服务长株潭、全国示范的城市绿色客厅,也被称为“绿心中央公园”。
作为“绿心之芯”的跳马镇,现有有14所小学,3千多学生,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都会留在家乡工作,面对充满活力和希望的跳马发展蓝图,怎样给跳马未来的建设者,生于斯长于斯的孩子们说家乡,引导他们发掘跳马的文化资源,培养文化自信,为家乡未来的发展蓄能呢。我在新田小学支教,周银辉校长是土生土长的跳马人,对跳马怀有深厚的感情,近年来充分利用本土本乡的资源发放调查问卷共2000多份,梳理出民间谚语、童谣260余条,风景名胜、名人轶事130余条。她一直想要将这些内容进行整理,形成课程传递给学生。如何进行课程开发,将搜集的资源转化为课程真正让学生受益呢,我想到砂子塘小学一直致力于校本课程“大讲堂”的建设与开发,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课程开发的经验,可以请老师们来做指导。
2021年10月29日,砂子塘小学邹甜、黄抗抗两位教师到了新田小学做分享。邹老师为六年级学生带去了自主开发的大讲堂《街巷地名传古韵》,短短一节课,带着孩子们走进长沙的大街小巷,感受街道巷名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黄抗抗老师带去的小讲堂《“双减”之下依托地域文化开展校外综合实践的初步尝试——以队活动“来,我们的长沙”为例》,从选题来源、活动构想、组织、效果以及努力方向等方面与全体老师进行了交流。我也对构划“校本课程”交流了自己思考,建议可以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调动老师们的积极性,从个案研究入手,逐步开发富有地域特色的校本课程。我将砂子塘小学立足十多年研究的校本课程“大讲堂”出版的书籍《基于学生成长需求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赠与老师们,供他们阅读参考。
有了全员的通识培训,案例引路就是课程开发的第一步,砂子塘小学先后有多名教师来到跳马支教,他们都有课程开发的经验,为跳马的孩子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一定会得到他们的支持。于是,我与分散在跳马各学校的支教老师联系,说明了课程开发的意图,他们每一个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课程开发最重要的是要有资源,但是资源哪里来?老师们开始从网上寻找,但是,可提供的资源非常有限,这时候,周校长向我们提供了《跳马史迹寻踪》这本书,这是由刘希贤、谢鹏两位编撰的,刘希贤原来史一位记者,现在还在跳马镇镇政府工作,周校向他索要了几本书,老师们人手一册,有了这本书做支撑,老师们就有了一些底气。
2022年疫情断断续续,老师们在各自忙碌,但是一直都惦记着课例开发的事。
22年暑假后开学,9月22日我们建立了“跳马文化课程开发组”,开始整合课例,并在群内进行探讨交流,大家相互学习,提出修改建议。
10月底,老师们的课例基本成型。
11月9日,第一次课例研讨在新田小学进行,因为大家支教的学校相距较远,只有部分老师参加,研讨后我梳理了几点提示:一是“点”的选择要有代表,二是“讲”的程度要有把握,三是“教”的方式要有互动,四是“料”的获得要有出处,供老师在完善教学设计中参考。
通过研讨,我觉得乡土课程的开发可以惠及更多的孩子,就和片区教研主任王婧老师沟通,她非常认同该项工作,决定将该项课程在片区开放出来,带动更多的老师加入到课程开发中来。
11月23日,王婧老师加入了课程开发群和老师们一起交流,并建议要在十五周开出课程。
11月27日,周欢欢老师在新田小学试教《“数“说跳马》,她在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深入挖掘已有资源的“数学”元素,从了解“跳马”名字的由来导入,重点通过50000、4、10、16四个数字了解跳马的经济、景区、特色花木、教育,通过给学生提供相关资源进行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享、交流,尽可能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最后总结谈收获、提问题,引申到课外让学生自主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家乡。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引导学生交流,尤其是制作了雨花区的行政区划图,引导学生了解“跳马”在雨花区的位置以及“跳马”周边的城市,为进一步理解“长株潭融城”的发展做铺垫。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跳马”学校的分布,还制作了跳马大中小学分布图,充分让学生感受到“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到好学校。”从而体会到国家、政府对儿童、对乡村教育的重视。这些设计上的亮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课上谈收获时,说通过上了这一课,为自己能够生活在跳马感到很自豪、很幸福。
根据试课的情况我梳理了几点建议,供老师参考。
一是要基于学情,首先要考虑设计“预学单”,其次要设计小组活动;二要要有趣味性;三要有总结质疑。
12月中旬,原定举行的片区课程展示因疫情原因延期。
跨过寒假,进入2023年上学期,王婧主任提出老师们开发的课程在片区第一次教研活动上展示。
2023年2月24日,老师们接到上课通知,开始进入最后的整理、试课阶段。
3月4号、5号是周末,阳光灿烂,但老师都在家完善内容、根据试教的情况修改教学设计,进行互动交流。我和王婧主任讨论完善活动方案,我们将此次活动的目的定位为:作为跳马乡土课程开发启动仪式,首次推出系列跳马乡土课程,为区域教师提供教学案例,促进课程的持续开发。引导教师进一步挖掘跳马文化资源,持续开发跳马乡土课程,逐步建立课程体系实现区域课程共享,培养跳马学生的文化自信,鼓励他们夯实学业基础,珍惜时代机遇,关注家乡发展,未来为建设家乡、振兴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
3月7日,星期二中午,已经结束下乡的张倩、项婷两位老师从砂子塘小学自驾到了关刀小学,还在石桥支教的李朝老师紧锣密鼓忙完了自己的工作也赶往关刀小学,在白竹支教的李东亚上完课之后也驱车赶往关刀小学,他代表协办单位砂子塘小学进行现场发言。在新田小学支教的砂小教师朱淑丽、周欢欢、熊勤丽三位老师就在新田开放点执教。
6位老师开出的课程立足跳马的乡土文化,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课程案例。
《数说跳马》 课程开发、执教 周欢欢
《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跳马谚语知多少》 课程开发、执教 朱淑丽
《我们的童谣》 课程开发、执教 熊勤丽
《红色育英 抗战奇花》课程开发、执教 李 朝
《Meet Tiaoma,meet a new friend》
课程开发、执教 张 倩
《花木深处藏文化 寻常巷陌掩传奇——跳马地名探趣》
课程开发、执教 项 婷
仅以此文记录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标一同走过的时光。
坐在现场听课,总是会被老师们感动,我想,一个好老师身上应该具备怎样的禀赋,就是不断的夯实自己身上的教学功底,不拘于常规的教育教学,也不惧于突破自我敢于挑战,更有一份对好课堂、好教育、好学生的理想追求。只要站在讲台,只要和孩子们在一起,那份善与美就会由内而外熠熠生辉。
有一次听张文质老师的线上课程,在讲课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位教师在留言中提问:乡村学校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有多大。张老师回答道:“首先乡村学校不能是考试的学校,仅仅局限在考试这个链条上运行的学校,是无助于孩子们对土地、对生活、对自我身份的认同的。”简单的一句话,却意味深长,乡村振兴需要依靠从本土成长起来的一代代建设者,而这需要建设者们对本土的文化有深厚的理解,对自己的身份有发自内心的认同,未来,或许他们能坚守家乡工作,或许能学有所成回归家乡、反哺家乡,这种终极教育理想应该是乡村学校需要去思考和践行的。
当我们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每一位有责任的支教老师、乡村教师都会不遗余力去挖掘本土资源,开发乡土课程,培育文化自信,给孩子们带去更好的课堂、更好的教育。我想,这是乡村学校对乡村振兴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