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全民手机”的时代,于是手机依赖症重磅出席;这又是一个拖延症肆虐的时节,于是事到临头焦虑弥泛;但更重要的,这是一个全民奋进的年代,因为你正希冀着解决诸上弊病。这时“番茄To Do”、“Forest”、“滴答清单”、“潮汐”等一大批聚焦于管理时间与目标的软件应运而起,你成为了他们的忠实用户。
仔细看,这些应用介绍里都打着“基于番茄工作法”的旗号。番茄工作法是意大利人弗朗西斯科·西里洛于1992年创立的学习方法。所以与其回答你仅是这些软件的用户,不如说你正施行着“番茄工作法”来实现效用最大化。
但问题是,只要点开这些软件就恰当实施了番茄工作法吗?不顾准则直接上手叫“无证驾驶”,一个不懂得规则的野生司机是难以实现效用最大化的。作为一名刚阅读完《番茄工作法》往届野生司机,我有一点想法想同大家交流一下。
1.“番茄工作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个工具+五个阶段
番茄工作法主要利用“番茄计时器+今日待办任务计划表+计划外的紧急事件表”这三个工具来贯穿五个阶段,即计划、追踪、记录归档、分析、可视化处理。
首先我们需要写出“今日待办计划表”,接着就可以开启番茄计时器种下“番茄钟了。一个番茄钟为纯粹的25分钟工作时间,番茄钟不能被打断否则重新计时。当发生计划外的紧急事件时,应先计入”计划外的紧急事件表“然后去做。每个番茄钟结束后有5分钟的休息,每大轮结束后有一次15至30分钟的休息,三到五个番茄钟为一轮。
书中坚持每个番茄钟为25分钟,但我对此有不同看法,即使作者似乎给出了充足的缘由。
作者通过实验证明,最佳番茄时间是20到35分钟,至多45分钟,经验上看30分钟效果最佳,之所以定为25分钟是为了确保我们不会定为30分钟,因为那样往往会超过30分钟。还认为以25分钟为番茄钟有助于我们获得时间感知,使注意力更加集中。我们会感到:
25分钟似乎变得更慢
我们对25分钟很敏感,没有时间提示也能知道25分钟过了一半
很多人在最后5分钟里都会觉得疲惫
但从实践角度,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无法将番茄钟定为25分钟的。以“番茄ToDo”(一个基于番茄钟工作法的app)为例,截至到2019年3月,该平台用户年龄将近一半为24岁以下。结合中国互联网用户使用年龄可发现,24岁以下用户主要为高中、大学学生群体以及职场新人。这些人群的学习工作地点多为教室、图书馆以及办公室,这也正是“番茄ToDo”的使用场所。在这样的公众场所里,人们是无法选择相对频繁的、以25分钟为间隔的休息的。绝大多数人都只能接受每40分钟甚至更长间隔的休息。
其次,作为一名每40分钟下一次课的学生,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就像25分钟的时间感的养成,学校同样培养了我们对40分钟的时间感,因为哪怕不看时钟我们也能和下课铃声发生心电感应,预感铃声的响起。
所以,我认为不是所有人群都必须坚持25分钟的番茄钟,我们不妨根据学习场所、学习科目、学习状态来调整番茄钟的时长。我们从番茄工作法真正习得的是“让休息变成一种任务”的概念,而不是头脑不清地和任务殊死搏斗,死扛到底。
2.如何估测任务时长与应对估测失误?
(1)如何估测任务时长?
估测任务时长是制订计划的一部分,也是决定任务是否成功的临门一脚。估测失误不仅会带来任务重建的麻烦事儿,更会因任务的反复失败造成心理负担,坍塌了自信。
为此,我们需要估测小任务,瓦解大任务。
大任务是指估测值大于5到7个番茄钟的任务,由于大任务的庞杂造成估测难度骤升。最好的方法是将大任务瓦解,分解成5到7个番茄钟为一组的小任务,逐步通关。
(2)不能按时完成,如何应对估测失误?
上面我们讲了如何估测任务,那么当估测失败时我们又应当如何应对呢?一种是不再对剩余任务估测,专注于当下任务的完成。一种是重新估测(一定要留下再估测痕迹),记录完成情况。如果对一个任务需要两次以上的估测,那就得引起我们重视了。为什么会这么复杂?问题在哪里?找出原因提高估测准确度。
最后我们也要接受不是每项任务都能估测的。因为一次成功的估测来源于对任务和自身的了解,即眼界。但眼界在每个人的不同成长阶段都是有着不同的限制的,就像悬浮的天花板,我们试图打破,可到头来却发现它们只不过飘得更高一点罢了。但别灰心,因为每一次的探索都是眼界不断提高,如果不开始又怎能走到终点呢?
3.日记录的归档分析
我们应当将日记录(工作计划表+计划外紧急事件)归档,以便自我观察,改善决策。
我之前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我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在家和在校的学习时长对比观察,惊讶地发现平均日时长是相同的,均为8小时。所不同的是,学习时间段的分布。在校学习由于同学的带动,学习时间主要集中在白天,晚上由于疲惫通常会摸黑自嗨。在家学习则会根据玩乐时间灵活调整。例如下午出去玩,我就快乐的学它个一上午,晚上又会因整下午的一事无成奋战到睡前最后一秒。
前者因学习的疲惫贪婪了被动放松,而后者因充足的放松安适了学习。我想番茄工作法的秘诀就在于有效番茄时间,而这一切正是建立在对自身的了解上,分析学习规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4.“番茄工作法”的不适用场合
最后我想真诚的提醒各位番茄工作法并不该用于所有场合,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工作”方法,万万不能用于休闲时间里。因为番茄工作法会使事情太预定化、太具有目的性,而放松当是完全自由的。前期我在休息时也运用了此法,结果产生了“被绑架感”,产生了对番茄工作法的极强厌恶。
写在后面
由于篇幅有限,没有对《番茄工作法》的内容做具体介绍,如果大家想花三分钟速览此书,可以关注我——“小大孩历险记”,在后台回复"番茄工作法“获取我的读书笔记。这里放一张图哈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