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知乎上看了一篇文章,一个男生坚持写日记八年,写了27个日记本。
看了之后真心佩服他。其实在大多数人看来,写日记没有什么意义,并不能帮助提高成绩。或者说有些人只是知道写日记是个好习惯,但并不知道好在哪。
八年的日记给这个男孩带来的是思维方式上的改变,让它成为了一个善于反思、整理的人,同时也锻炼了书写能力。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不以为意,觉得这改变也不大呀。如果这样想那就错了,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做一个“思想上的巨人”》,就说到了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因为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的格局,格局大的人往往有着独特的思维。这些思维短时间内看不出来什么效果,但如果把时间拉长,产生的效果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这也让我想起昨天简书上一篇文章,讲的是邓超孙俪夫妇对两个孩子的教育。他们经常带孩子去体验各种生活,在家里和他们一块玩耍,带他们去接近大自然,并不像大多数家长一样每天督促孩子学习。他们却不着急,用“慢养”的方式来教育孩子。这不禁让我想到邓超拍的一部电影《银河补习班》,里面邓超扮演的父亲就是带着孩子去体验“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样一个自然现象,让孩子亲身去体验。
这些事看起来真的很没用。在大多数家长看来,别的孩子都在上补习班,每天都在学习,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其实就是思维方式的差距。
之前一段时间我总想着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学习,于是每天除了上课基本就是学习,可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我学到的东西并不多,而且我已经不去思考了,只是每天在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最近当我减少学习时间,其他时间用来做其他的事,一方面大脑得到了放松,另一方面让我的思维活跃了起来,每天学习也不累,反而感觉学到的更多。
这就很清楚了,其实这些事没有一件是无意义的,反而是更有用的,因为在接受不同的东西的时候,会让我们的思维进行变换,从而锻炼了各方面的思维,而这些思维会让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所以说,这个社会还是太浮躁了,试着静下心来做一些“无意义”的事,几年后你会发现,让你变化最大的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