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的一些想法12172018

日更已经坚持一段时间了,尽管我每天都能发表一篇文章,但文章的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不乏存在一些水文,这让我很难受。

分析原因,无非是:写作能力有待提高,输入的素材有待增加。但我还是忽略一点:时间太仓促。我每天只留给自己30-60分钟时间写作,匆匆忙忙地构思,有时根本就没有构思,上来就写,感觉自己就在完成任务。

但自己又不是那种读了书之后,就过目不忘的人,希望读了书就能有记住素材,并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写出一篇饱满的文章,这着实有点困难。

日更的任务放在那里,我不得不写,有时自己会被拖得很累,写作的乐趣也大打折扣,自然没心思去构思文章,更没时间去寻找素材。虽然有时灵感爆发,能写出不错的文章,但大部分文章,我都是赶时间赶出来的,自己很不满意。

我不想别人这么评价我的日更,数量可以,但质量一般。那有没有一种办法,既有数量又能保证质量呢?

很简单,每一天文章都至少要打磨三天以上再发表。整个流程是这样的

1、通过大量阅读和生活经历选定主题:有时候,我们会灵感爆发,赶紧将他写下来。

2、拿出一张A4纸,画一个思维导图。比如,昨天我看了《清单革命》这本书,我会以此做一个思维导图,发散思维,把尽可能多的内容写在A4纸上,然后归纳整理。

3、花2到3天的时间去构思文章的结构,以及寻找素材。我的大多数文章都缺乏素材、案例,读起来干巴巴的,即便有几个案例,那也是叙述得不完整,而且一些介绍也不准确,会误导读者,这是因为,我完全凭记忆在写文章,没有积极主动地寻找、筛选素材。

4、经过3天的准备,你可以非常轻松地写一篇文章,不用在绞尽脑汁地想构思、想素材。

5、这时,文章还不能发表,到第二天再阅读一遍,进行修改或调整。为什么呢?

《刻意练习》这本书提醒了我,写作需要反馈。读者的点赞或评论都是属于反馈,但从目前看来,我的读者大多数以鼓励我为主,所以,我一直不知道我的问题,这么说来,我其实挺希望有读者出来骂骂我,给点建议。

文章的浏览量很少,前期得我自己批判自己,通过反复阅读,跟别人的文章相比较,获取反馈。

李笑来老师说,人人都应该写作,写作是一件成长率极高的事情,我对此深信不疑。咱们既然决定日更了,就要好好地日更,求数量更要求质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IDL是Android接口定义语言,用于Android跨进程通信。通常也就运用在service与activity...
    简约黑阅读 3,283评论 0 0
  • 自然状态下的雾要想改变自己的形态,使其以水的状态存在,也需要十分合适的环境来为它提供外在的动力。这种环境对长时间生...
    柳召青阅读 1,891评论 22 20
  • 从古至今,女孩儿们小心翼翼怀揣的公主梦,总会败在男孩子崇尚的英雄主义之下。 童话有什么不好?人生不止是成王败寇兵戎...
    偏要叫肉卷阅读 4,04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