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月亮被一个故事彻底定型:嫦娥奔月。
谁都知道那个故事,但是却很少有人追问这个神话产生的根由——如果有人追问了,基本上也没人能够说得清楚。
历史上至少有过一个后羿,他生活在夏朝,曾经通过推翻原有的夏王太康,拥立一个傀儡夏王,而自己掌握了实权,掌权达八九年之久。
后羿这个名字让我们想起后稷、后土、后母鼎(曾被叫做司母鼎),所有这些概念里的“后”,都有掌管的意思,其实本来和“司”源自同一个字。在甲骨文里,“司”和“后”就像“左”和“右”,就是两只左右手的细微差异,但因为右撇子多于左撇子,所以左(佐)慢慢就成了辅佐的意思。最初,无论是“司”还是“后”,都是掌管的意思。司马,掌管骑兵;司空,掌管建设;后稷,掌管农业;后土,掌管大地……后来,因为“后”上面的是左手,而左手起辅佐作用,所以就专用于王的妻子:王后。于是后母,就成了“大王的妻子,我的母亲”的意思。后母辛鼎,表示埋葬或祭祀她的是她的儿子,在她去世的辛日进行了祭祀,这个鼎就是祭品。
后羿,就是掌管弓箭者。因为羿就是弓箭的意思,上面的羽,就是羽箭,和习(習)上面的羽表示箭一样;下面是双手。
后稷,无疑是一个官职,但它应该是世袭的。哪个部落盛产粮食,那么理所当然就应该当后稷——当年的秦地(甘肃南部和关中平原)还是周族发家的沃土,应该是当时中国最肥沃的地方,那个部落的领袖,就被推举或者任命为后稷,理所当然。
那么后羿就应该来自盛产弓箭和弓箭手的部落,是那个部落的首领。
据说夏族崇拜的是龙,商族崇拜的是鸟(我曾考证玄鸟是猫头鹰),而两个部落未分家前叫昊族,后分为太昊少昊二族,他们共同的图腾是太阳。从三星堆青铜文物太阳轮,可猜测夏族的太阳崇拜依然盛行。
那么有无可能后羿射日的神话,就是后羿部落篡夺夏朝这段历史的曲折表述?而射落一个太阳,用神话语言想表述的,是不是就可以是篡位一年呢?
当然无法证明或者证伪。毕竟成熟的文字是商朝时候才有的,在此之前,永远只有借助声音的传说,而声音是流动性太强的,它可以把商契,说成仓颉,最终还是靠文字才勉强保留一点点信息。而即使是商朝,他们也不会想到要去记录夏朝时候的往事——这样的历史爱好,是到周王朝才有的。
整理于周朝的《尚书》记录了后羿篡位的故事:“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黎民咸贰,乃盘游无度,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有穷后羿因民弗忍,距于河……”
这几乎是中国最早的历史文献故事了。
那嫦娥是何时出现的?
目前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嫦娥的记录,来自出土的“秦简”,据说就是《归藏》一书,模糊的文字依稀可以辨认:“归妹曰:昔者恒我窃毋死之……奔月而支占。”至少能够看清“恒我”以及“奔月”,以及偷不死药的意思。
这说明至少在战国时代,嫦娥的故事已经广为人知。假如《归藏》真是商周时候的占卜书,那么她就是在商周时候就出现了。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归藏》之经,大明迂怪,乃称羿毙十日,常娥奔月。”
西汉时期的《淮南子·览冥训》上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是故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
东汉时期高诱作注解说:“姮娥,羿妻。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
文字的细节是越来越清晰了,但也许当时确实有某些地方的民间传说可以作为依据。
这个西王母,在周穆王的传说中还将出现,其实就是住在昆仑山的某个西方部落。昆仑山盛产和田美玉,早在殷商的帝王墓葬中(如著名的妇好墓),就大量出现和田玉,这表明西王母和昆仑山,不完全是凭空想像。而著名的玉门关,就在河西走廊的尽头,远远眺望着看不见的昆仑山——那是玉石远道而来的地方。
为什么一会儿是恒娥,一会儿是姮娥,一会儿又成了嫦娥?这名字里有什么奥秘?
我曾经在分析汉字时多次讲过,按汉字的创造方式讲,姮和恒都脱胎于“亘(亙)”-字。亙,就是天地间一个月亮,用天地间月亮的圆缺变化,来表达变化中永存的事物。所以就意思来说,它是“恒”;如果要把它神话为一个女性,它就是“姮”。至于“娥”,想想娥眉,娥眉月,这同样来自于对月亮的描绘。后来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恒娥(姮娥)就一律改成了“嫦娥”——同时,《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恒道”也就变成了“道可道,非常道”了。
也就是说,姮娥这个名字本身,就意味着它来自于月亮,它是缘月亮而创造的。必定是先有月亮,然后才有此名——至于是凭空创造了一个故事,还是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编撰了一个与月亮有关的神话,然后把她称为姮娥,那就不得而知了。而且这对神话来说也并不重要,对神话来说,重要的是解释现象,譬如不太成功的不死药,就有可能是用来解释月亮圆缺的原因的。
一个源于历史的太阳神话,与一个关于月亮的神话,注定就有需要结合在一起的冲动。何况也许本来就是后羿夺了太阳族大王的妻女,或者他自己的妻子最后被太阳族夺去了,然后就有了姮娥的传说——月亮天生就是太阳的配偶。
无论哪一种原因,射日的后羿和奔月的姮娥,注定要在故事里结合到一起。
但中秋呢?中秋又从哪里来呢?
《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意思是说春天的某个早上,天子要祭拜太阳;秋天的某个晚上,天子要祭拜月亮。那么究竟是哪一个夜晚呢?经学大师郑玄注解说:“王者父天而母地,兄日而姊月,故常以春分朝日,秋分夕月,况人得不事耶。”
原来,最初定的日子是秋分!也对,如果一个历法以农耕为主,那么它就必然以太阳历(在农历中也就是二十四节气)为主导。
但问题来了,你要去拜月,可是秋分那一天的月亮很可能不给你面子,它根本就不出来啊。
有两个日子平分了整个秋天,但它们不在同一天,是因为对哪段日子算是秋天理解并不一致。
根据月亮历,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天,八月半那天,就是三个月的平分日。
根据太阳历,从立秋到立冬前一天这约九十天就是秋天,中间的秋分,就是秋天的平分日。
它们都有道理,从农耕来讲,立秋更为准确;从关于月亮的节日庆贺来讲,八月半更为适合。也就是说,你要拜月,那得有月亮才对。最好时间正好就是在太阳下去时,月亮升上来;最好升上来的就是一轮满月——而每个月的“望”日,也就是十五,正好就是这样理想的完美月相!
所以,祭拜太阳得用太阳历,定在春分;祭拜月亮最好用月亮历,定在八月十五(至少民间采用了这样的折中办法,至于必须守着《周礼》的官方,就另当别论了)。于是在秋分之外,再添一个中秋,一个平分了秋,一个在秋的中间,和谐并存!
用什么祭拜呢?
至少到宋朝,便有了各种祭拜的糕点,慢慢就模拟月亮,成了圆圆的月饼。
后来明朝朱元璋们起义的时候,还曾经用中秋月饼作起义的暗号,从此圆形就成了法定的形式——不仅金庸的《倚天屠龙记》里有过文学化描述,而且现实生活里,至今有元朝将领的后代,虽早已经完全汉化了,且一直生活在中原,但家族几百年来却每逢中秋节从不吃月饼——这就是因为纪念他们元朝祖先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