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放假的前一天,我乘了不知多久的公交到了母校,急急忙忙给先生拿完双证,心里烦躁不堪。胃里已经有些不舒服了,但是越在情绪极端的情况下,我却越是想折磨自己,让自己更不舒服。然而,年龄也不是白长的,在校门口跟自己龃龉了许久,还是习惯性拿出大众点评搜附近好吃的,“刘姥姥十里香牛肉面馆”,这几天不知道为什么热衷于吃面吃粉儿,可能是胃又有点虚。走着走着,就又进了十年前我第一次来到杭州的那条小弄——东山弄。每次我走到这里,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好像是一种缘分的轮回,杭州,杭州,从心里的天堂到我生活学习的地方,然后再次变成可望不可即的天堂。
拐拐悠悠走了走,里面破败不堪,我都要怀疑这家店是不是也关门许久了,然而柳暗花明又一村,又拐过一个弯我居然看到了一个大招牌,但是招牌下面的店面只有一半是亮的,我下意识觉得这是疫情冲击的残留。走进去直接说“我要一碗牛肉面”,老板很耐心的样子,好像是刚吃了一碗蜜糖一般笑眯眯问我:“是第一个?”我抬头看了看密密麻麻字的大菜单,犹豫再三,要了一碗最贵的三宝面——最贵也不过32元,跟前几天吃的面粉儿比,已经便宜啦!
坐下后,发现右手盛放调料的地方插着一支桂花,上面的墙壁凸出一个有着古代女子印花的半个小白瓶,显然这是装饰用的。这两样东西与这家店格格不入,店面看起来是十几年二十年前的样子,比较新的空调和消毒柜同样格格不入。再看墙上,居然贴了好多东西,红楼梦里面的剧照,还有原著里面的节选,正看着,面来了。看汤色就是自家煮面时会有的颜色,不鲜艳诱人,但似乎提前可以猜到味道。面就不多说了,一句话总结“我有一碗面,足以慰风尘”,这是之前该店登上报纸的标题,名副其实。关键是,当我看到墙上贴着的红楼梦、谜语、名人名言,还有对每一道菜品的解释和客人的评价,真的太感动了。我开始设想这么一个故事,一个热爱文学、具有生活情趣,喜欢到处收集小物品的人,由于现实所迫,在杭州的一条小弄里开起了面馆,但是为人淳朴扎实,做的面实实在在,看到客人吃面时的专注享受,把自己的爱好放在面馆里跟客人们分享,也算是稍稍实现了梦想。想到这里,我感到这不过是自己对店家的投射——曾经的雄心勃勃,到现在的自嘲,我才是那个被现实所迫的人。
前面的一桌,估计是一个爷爷带着自己的孙子在吃面,小孩子看起来刚上小学,却戴着一副眼镜,颇有老学究的样子,他的爷爷,就像是我见过的理工科教授、副教授们的样子,一只价值不菲的手表,框架眼镜,冷色系的简单服装,略显瘦削的模样,但一看就没经历过多少沧桑。爷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孙子自由在面馆里走来走去,像是在自己家里一般。教育,在这面馆老板和这对爷孙的对比中显得界限模糊却又与往常的理解有不同含义。面馆老板,不能说多有文化,但对于知识的向往可见一斑,从那一空间里我似乎能够感受到一个没有多少学习机会的人曾经是多么努力去搜寻过知识,渴望自己能够浸润于文化知识的环境,就似红楼梦中那般。而另一拨人,从小就有着面馆老板梦寐以求的环境,文化知识似乎信手拈来。在社会这个大空间里,各色人相遇,我从你身上看到奋斗多年都未曾得到的东西,或许你从我身上也是。我曾经一度认为教育是不平等的,但是在那个时候,我突然感觉到,对知识的向往让一切人都是平等的,这或许才是教育中弥足珍贵的地方。
饭后我继续沿着东山弄走着去车站,桂花香下看到自己的影子,抬头我看到社区的灯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