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静话心是
“红苕打白苕,两个苕打苕”。还是浓浓的情,还是满满的爱,好吃不赖!
路上,买了一个烤苕(红薯)。也许是嘴馋了,也许是看到卖红薯的老爷爷,顿时有点想家了。大冷天的,吃起来感觉分外甜,一路走一路吃,似乎身体里也跟着热乎了起来。
红薯于我们这些村里走出去的娃们,该是不陌生的。因为我们是把它当零食吃着长大的。
小时,每家每户都种了不少,因为并不难养活。藤可以喂牛羊,红薯一半拿来养猪,一半人吃,多半是不拿来卖的。倒不是特意不卖,是没有贩商来收。这东西农村到处都是,话说也不怎么值钱,还是留足第二年的种,其余的都吃掉才是真。
红薯可以有很多种吃法,而最受欢迎的还是红薯干。
通常是把红薯洗净,先不去皮,放到锅里蒸熟,端起。这时候,把蒸熟的红薯去皮,切成块状,用东西装起来,一定要排开,放在大太阳底下晒一天。第二天的下午就可以开始用剪刀把红薯块剪成条状,看干湿状况决定还用不用晒,如果不太湿,可以不用晒,傍晚的时候放在楼顶上或阳台上,露它几晚便成。
小时候,红薯干还在太阳底下晒的时候,我和弟弟经常偷偷拿着吃,奶奶说:“这怎么越晒越少”。我和弟弟,就躲在一旁傻笑,之后便不会这么明目张胆。
农历四五月份的时候,白天天气较长,奶奶怕我们在学校饿着,每天都用方便袋给我们带很多的红薯干到学校里吃。当然,不止是我和弟弟,同学们也基本和我们的状况雷同。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会相互换着吃,比比看到底谁家的做的更好吃。真的是超级超级甜的,课间休息的时候,每个孩子嘴里嚼着的基本都是红薯干。有的调皮的孩子,还会抢,抢到了之后,不仅下课吃,上课也不闲着,偷偷的吃,有时被老师发现,后果就会很严重。
那时候自然是不能跟现在的孩子相比。现在的孩子,只晓得最流行的零食,我们那时候吃得最多的就是一毛一根的辣条,两毛一根的冰棒。如今时代不同,生活水平提高了,小朋友们根本不吃这些低端的零食,更别说家里自己做的红薯干了。他们一生下来吃的就是几百块的进口奶粉,玩的是“高级轿车”,各种零食吃到厌食;我们吃的是自家地理种的粮食,玩的是自制的弹弓,铁环。我们很早就知道: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而现在的很多孩子很早就知道:别人的爸爸开的是宝马,吃西餐,为什么我爸爸开摩托,带我吃KFC?不知道这是时代的悲哀,还是家长的无奈。
其实红薯干除了生的直接吃,还有一种吃法,就是油炸。我更爱吃这种,很脆,味道也很好,百吃不厌。
也许农家自己做的红薯干,没有很好的包装,没有很高大上的品牌,但是味道却很好,里面更是浸满了浓浓的爱和深深的回忆!
----
End
我是静话心是,一个爱文字的姑娘。
感恩遇见,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