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知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书本获取知识,已经转入了云端获取知识。
每天有多如牛毛的新信息和知识在产生,成千上万数以万计的知识当中,哪些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幸福,更富有让我们成为人生的赢家,成为了我们的困难。
越无知越意识不到自己对知识的欠缺,在美国有个劫匪在光天化日之下抢劫了银行,摄像头银行拍下了他清晰的面貌,电视台对劫匪的面貌进行了播放,几分钟之后警察找到了了这个劫匪。
这个劫匪非常的吃惊,明明自己在脸上已经涂抹了柠檬水隐形液,在自己的宝利来摄像机上已经照不出自己了,为什么还会被银行摄像头照到?
这个劫匪被记录为史上最愚蠢的劫匪。这个故事引起康奈尔大学心理教授大卫邓宁的关注,从这个愚蠢人的故事他发现了一个普遍现象,“最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人,反而无法真正的认识到自己的这种欠缺”。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达克效应。
人们对于基础事实知识的无知到了很可怕的地步。
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并不知道水稻是种植在水田里还是种植在陆地上?
很多人都会相信外星人会来劫持地球人。
知之甚少不可怕,可怕的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大卫教授对此做了实验研究。
他们用语法逻辑和笑话对心理专业本科生做测试,并且让学生对于自己的成绩进行估分。
成绩最低的学生对自己的估分夸张的很厉害。
得分较高的学生对自己的估分更精准。
一、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得的越容易,遗忘的就越快。
哈佛大学曾组织过一次40个人的实验,给这40个人一些40个问题,这些问题就是类似于,“鸵鸟的眼睛是否大于它的脑子”,有一组告诉他们要把这些信息记住,并储存在电脑当中。
有一组没有要求他们记住这些信息,但是,告诉他们把这些信息输入电脑之后,会立刻删除这些信息。
之后对这两组进行测试,结果认为信息会被删除,并没有要求记住的第2组成绩高过要求被记住的第1组。
越容易得来的信息越容易遗忘。
我们大脑都是愿意选择容易简单的事情去做,而且知道这个东西从哪里能找到答案,所以大脑就会放弃记忆。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一天看大量的信息并且觉得对自己有用的东西都会收藏起来,结果我们就像小松鼠一样不停的往我们的电脑盘储存,微信收藏里搜集大量的文章。
收集来的这些文章,实际上过后真没有多少去回看的,也没有记住文章里讲的是些什么内容。
包括我们去博物馆参观的时候,也是不停的用手机拍摄下每一件产品的使用说明,而忽略了我们用心去看每一件作品的价值和意义,虽然参观了博物馆,实际上真正的对博物馆的物品了解和记忆收获知之甚少。
同时我们过度依赖于互联网,形成了一定的惰性,不会主动的去思考记忆这些信息。
互联网的信息知识越多,我们头脑里的知识储量量越少。
有人会说现在互联网上什么知识查不到,为什么还要费那个精力记在大脑里呢?
当我们遇到危险和紧急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出判断的时候,如果这时候不知道情况怎么办,有时间去搜索百度吗?
飞行员飞行中的意外情景,消防队员在救火的复杂的环境里,医生在手术中出现未曾见过的现状,这些都需要有知识储存在大脑里,进行快速的分析与判断,做出正确的选择。
不要只依赖于互联网知识储备,我们需要往头脑里储存更多知识来应对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狐狸式”的广博知识胜过”刺猬式“的专精
希腊有一句谚语:狐狸知道很多事,但刺猬知道一件重要的事。
用狐狸和刺猬来形容两种人群,一种人群是对事情有开放的心态,是个多面手。
刺猬是个专家,能够把事情的核心联系在一起。
我们要做一知半解,还是做专才,也是《知识大迁移》这本书颠覆性的内容。
我们的知识可以杂一点,乱一点,可以一知半解,每个方面的知识可以会一点儿,懂一些有利于我们知识大爆炸时代的生存。
涂改液的发明者就是一个普通的打字员格拉厄姆,她每次打字的时候打错一个字就得重新再打,突然间她想起画家比如哪个地方画错的时候,不会撕掉重画,会用一些颜色进行涂改,通过这个启发她发明了“修正液“,并且成为畅销的办公用品。
在1979年,格拉厄姆以4700万美元的价格把自己的公司卖给了吉利公司。查理芒格就是一个知识面广泛的泛学者,他的观点也是必须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心理学。这些都是底层知识结构,只有把底层知识结构打扎实了,才能构建上面金字塔。
作为销售人员,更应该掌握更多的知识,跟更多的客户沟通才能有更多的话题和专业知识。
作为领导要掌握专业知识、沟通知识和领导力知识、管理知识。
作为普通的人要储备一些生活知识,健康知识,理财知识、教育知识。
知识越多,收入就越高,这就是为什么当今很多人都追求高学,高学历月薪好几万,将自己头脑中的知识转换成现金。
广博的知识面能让生活更幸福、更富有。
三、获取真实信息的渠道
目前多媒体的时代信息发布的平台多如牛毛,很多信息都被第2次第3次,第4次进行了加工,已经脱离了原有信息的真实性。
像我们阅读一些书籍,很多的书籍被更多的作者进行翻版进行演绎,已经脱离了最初正确性和价值性。
去寻找这个知识点最初的来源和作者,去阅读他的书籍和作品,避免进入了肤浅错误的知识渠道。
比如健康知识,一个知识点会被无数个人演绎成不同的版本,让我们无从选择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每次的选择信息来源都是至关重要的。
媒体平台要去关注一些信誉良好的报纸,新闻节目是和专业权威网站。
一场意外可能毁掉你的房屋、汽车、工厂、财富, 但是不能毁掉你头脑中的知识。不做知识的搬运和收藏工。将知识纳为自己的头脑中,才能在互联网大时代里成为真正的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