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机:完美时机的科学秘密》(When: The Scientific Secrets of Perfect Timing)
作者:丹尼尔·平克(Daniel Pink)
上午还是下午
2013年,纽约大学的一项研究对26000个财报会议中的用词做了语言分析。上午开的电话会议用词更正面情绪更好;下午开用词就会更负面。上午的会议情绪好,仅仅是因为这是上午。
情绪变化甚至能影响第二天的股价。财报会议从早上八点改成下午三点,相当于把股票年收益降低1.5%!所以开会应该尽量在上午开。
2011年康奈尔大学的研究者选择了84个国家的240万个 Twitter 用户,取得他们在一段时间内发的五亿条推,分析其中的字词流露出的情绪变化。早上起来七八点钟是情绪高峰。之后会慢慢变得低落到下午五点左右达到最低潮。到了晚上情绪又开始回升,到午夜又达到一个高峰。下丘脑之中有个“视交叉上核”负责调整不同时段的荷尔蒙分布,情绪显然受到生物钟的影响。
总体来说,一天之中的情绪变化分为三段:上午达到高峰,下午经历低潮,晚上出现反弹。如果你想给人一个好印象,有事儿最好在上午说。
两种思维的时机
大脑做事的思维可以分为“集中思维”(需要严格按照规则执行,比如说做数学题。集中思维要求大脑处于机警的状态,集中注意力)和“发散思维”(适合创造性的活动,注意力不集中、混乱一点反而更好)。最好上午从事集中思维,下午从事发散思维。
云雀和猫头鹰
《巅峰表现》提到心理学家把人分成两种。云雀,早睡早起的人,早上起来最精神;猫头鹰,半夜三更不睡觉,早上起得很晚。还有很多人是介于云雀和猫头鹰之间。
不管你是云雀还是猫头鹰,你一天中的状态都可以分为三段:高峰、低潮和反弹。高峰的时候情绪最好,大脑注意力集中,非常机警。这个阶段特别适合做类似于数学考试这种分析型的任务。开会、重大决策、面试,也都应该安排在高峰段。
低潮的时候,更适合做创造性的、需要获得洞见的工作。绝大多数人都是一早上就上班,你要想给人一个好印象,最好把高峰状态调整到上午。
量化分析的意义
早上起来精力好不好,什么时候适合做什么事为什么要听那些远在天边的研究者?
因为我们自己只是有个印象但没做过量化分析。也许感觉上午精力更好,但是不知道好多少,不知道值不值得为此改变工作安排。这就是科学方法的价值。分析4亿条 Twitter 和26000个电话会议才得出的结论提供了一个“度”。有这个“度”才谈得上科学决策。
量化分析是高手必备的能力。
如何午休
- 先喝杯咖啡,其中咖啡因的含量应该是200毫克
- 手机设置25分钟定时
- 开始睡
- 25分钟一到马上起来
上班时间的休息方法
- 要有定时的短休息,差不多是工作不到一小时休息十来分钟。
- 休息的时间不要再想工作的事,凡是看电影、看书、玩手机这种消耗精力的活动都不叫休息只会让你更累。
- 动起来比不动好,出去散步五分钟。
- 可以把短休息用于社交。随便聊聊天比独自一个人休息的效果好。
- 户外比室内好。最好找个有树的地方,可以通过窗户眺望一下远方的景色。
- 配合小睡应该在睡之前喝咖啡,咖啡因进入血液循环正好需要25分钟。25分钟之后醒过来咖啡因也开始发挥作用。
休息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工作效率,而休息的关键在于精确。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休息几乎都成了一个反直觉的行为。明明手里还有很多工作,而你为了完成这些工作,反而应该先停下、不工作。
开始的时机
大学毕业和高中上课的时间都是我们自己左右不了的,但是有些事你可以自己决定。
当你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要考虑的不仅仅是你有多么想做这件事、这件事是你多年以来的什么情怀。你应该仔细考虑,现在是不是开始这件事的时机。
中间的懈怠和爆发
对大多数人来说,中年是人生幸福感的低谷期。人们做事情通常会更重视开始和结束,而在中间懈怠。
如果把中间点当做一个提醒,反而有可能在这个时候爆发。中间点可以是一个爆发点,但这个爆发显然是有条件的。项目时间进行到一半是一个“不努力不行了,而努力一下还有机会”的局面。
结局的重要性
第一次跑马拉松的人年龄是以9结尾的居多。29岁跑人生第一次马拉松的人是在所有年龄段中最多的,比28岁、30岁的人多出一倍。
年龄逢9,是人生一个阶段即将结束的时候。一个29岁的人可能会有一种紧迫感,他一定要在30岁之前跑一次马拉松。这种对完美结局的追求,会让我们在临近里程碑的时候再拼一把,就好像跑步运动员在终点之前加速。
老张几十年来都是好人,最后半年变成了坏人。老李,几十年都是坏人,最后半年是个好人。调查研究的结果是人们对老张和老李的评价都不是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但两个人的得分几乎一样。当一辈子好人和只当六个月好人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居然竟然是一样的。我们在评价人的时候,过度重视他在人生最后阶段的表现。结局怎么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对一段经历的评价。
完美结局几乎就是成功的全部!想要完美结局是一个合理的心理需求,但也可能是一种心理偏见。如果事情已经做得差不多了,结局就只是一个时间点。如果精心维护都维护不了一个完美结局,还不如期待一个什么惊喜。
整理自万维钢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