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乐而忘忧。
令人好戏,
萱草味甘,
你是否相信大千世界中有这样一种生物的存在——她的出现能让你忘记一切忧愁;她的摇曳能让你安然沉醉,仿佛世间只剩下一片金黄、与一个无忧无虑的你……
萱草,即诗经中的“谖草”,便是这样一种充满着童话色彩的植物。“谖”意为“忘”,暗含“忘忧”之意。“萱草味甘,令人好戏,乐而忘忧”是《本草注》中给出的注解,而萱草这一传说中能让人忘忧的神草,也年复一年地成为了每一个渴望笑容的人们的精神寄托,支撑着他们迈过一道又一道难关。
02
我们的世界,
怎能少了萱草的身影
萱草,又称“金针”、“黄花菜”、“忘忧草”、“宜男草”、“疗愁”、“鹿箭”,百合科。英文名称为虎百合(Tiger Lily)。颜色、花期随种类的变化而变化,花期一般约为六月至九月。
我们都常与萱草擦肩而过却不自知——黄花萱草是并不少见的食材;萱草是常被用来监测环境是否收到氟污染的指针植物;萱草根(麝香萱根)对治疗日本血吸虫病具有显著疗效。
萱草亦有极强的药物价值:清热利尿,凉血止血;用于腮腺炎,黄疸,膀胱炎,尿血,小便不利,乳汁缺乏,月经不调,衄血,便血;外用治乳腺炎。利水,凉血;治水肿,小便不利,淋浊,带下,黄疸,衄血,便血,崩漏,乳痈。《本草拾遗》、《本草衍义》等古代汉医著作对其功效都有详细记载。
03
萱
草
饥饿之时萱草香
吃惯酒肉萱草苦
相传大泽乡起义前的陈胜家境贫困,且患了全身浮肿症,酸胀难忍。有一天,他讨饭到一户姓黄的母女家,黄婆婆给他蒸了三大碗萱草花让他吃,能解决饥寒交迫的萱草花香甜可口,不亚于山珍海味。
大泽起义后陈胜称王之时,将黄家母女请进宫里,请黄婆婆再蒸一碗萱草花给他吃。陈胜端起饭碗,只尝一口,竟难以下咽。
黄婆婆说:“实际没什么可奇怪的,这真是饥饿之时萱草香,吃惯酒肉萱草苦啊!”
从此,陈胜将黄家母女留在宫中,专门种植萱草。同时,又给萱草另外取了两个名字,一名为“忘忧草”,一名为“黄花菜”。因为黄婆婆的女儿名叫金针,而且萱草叶的外形像针一样,所以人们又叫它“金针菜”。
消息一传开,人们就纷纷用萱草根来治疗浮肿病症,后来被郎中发现,经过反复应用成为一味常用中药。
04
慈母倚堂门,
不见萱草花。
《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母亲的代称。
古时游子远行,会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缓母亲对孩子的思念。
唐朝孟郊《游子诗》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说的就是这种母子之情。
王冕也曾在《偶书》中表达同样的情思:"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
东方的萱草和西方的康乃馨,同为母亲之花。
05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我到哪里弄到一株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
“有段时间,没了母亲的电话。我暗暗庆幸,直到父亲告诉我——母亲病了。我赶回去,母亲很开心,攥住我的手,说个没完。可能是药物作用,没多久,她又睡了。我让父亲守着,我出去买点东西,给母亲补补身体。
“回来时,远远就听见母亲在哭。原来,她以为我走了。我跑过去,抱住她。母亲泪眼婆娑,看见我,粲然一笑,倒在我怀里,又睡了。父亲安慰我:没事,刚才是做梦,这两年她经常这样。我羞愧地垂下头,我是不是走得太远?在梦里母亲都追不上!母亲在我怀里酣睡着,就像小时候我睡在她怀里一样。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这是孟郊的愧疚,早已无法弥补。‘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我终于读懂《诗经》,读懂母亲,原来不是功名,儿子才是她的萱草。我告别都市,回到家乡,做母亲堂前的一棵‘忘忧草’。”
06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一个人的草木诗经》,子梵梅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葛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