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小视角,探索用最小的成本享受最大的收益】
计划赶不上变化,好像是这个时代的新常态。前几年的风口说变就变了;前几个月排长队的网红店说关就关了;甚至前几天的工作计划还没来得及执行老板就换了。这种情况对于大多数理性的职场人士来说,必定会引发一种思考,那就是,如果计划一直赶不上变化,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做计划。
从供应链的视角来看,做计划是因为人们对变化响应的能力有限,或者说,在响应成本一定的情况下,人们对变化的响应速度有限。这里提到的成本涉及如下方面:
1. 资金成本
计划不足,金钱来补。举个身边的例子,比如说你想去旅游,如果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开始做计划,并且在网上查好了攻略,订好了机票和酒店,综合考虑了各种信用卡提供的折扣优惠,以及特定的返现和代金券活动,那么你就可能用一次穷游的钱享受到传说中的轻奢之旅。相反,如果直到最后一天才匆匆忙忙做决定,到最后一刻才买机票和订酒店,可能就要支付前者几倍的价格,华丽丽的坠入高成本穷游行列。
2. 时间成本
计划不足,时间来补。如果对于土豪宝宝们来说能够用钱来解决的事情都不算事儿,那么对于需要考虑更长响应周期的事件而言,时间成本对于每个人就更公平一些。比如说你突然发现了一个自己特别喜欢的工作岗位或者活动邀请,虽然其他条件都很符合,但有一个硬性的门槛:要有很好的英语能力。这就是一个典型涉及长响应周期的场景。如果你之前有计划系统的学好英语,那么你可能只需要短暂的复习就可以轻松面试,响应周期很短。但是如果你之前没有系统的学习英语,那你可能面临突击式填鸭学习,准备时间是前者的好几倍不说,效果也不见得好。
3. 机会成本
计划不足,机会来补。机会成本指的是众多选择中价值最高的一项。机会往往转瞬即逝,不能快速的匹配关键能力,就意味着将错失下一个风口。在生活中,每个人对事件分配的权重不一样,在相同情境下也可能,付出不同的机会成本。例如,同样因为没有提前考虑周到而被迫加班,有的人付出的机会成本可能是错过与女神的第一次约会,而另一些人付出的可能是为第二天升职岗位竞聘做好准备的机会。
总而言之,要提前做计划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每个人可支配的成本有限,这个成本就包括资金成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这也就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的底层逻辑基础。提前做好计划,才是支配诸如金钱、时间、机会这类稀缺资源的有效途径。虽然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是计划可以缩短你与变化之间的距离。所以,合理的制定计划,用最小的成本享受最大的收益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