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周张老师问我要配水磷和pH数据时,我这边因为没有测没有能及时给张老师数据。上次测氮的数据时没有顺便把这些数据一起测了,导致还要重新配水做实验,这不仅拖延了论文的进度也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多做了重复工作。建议师弟师妹们在做实验之前把这些必要的指标提前列好与张老师沟通好做好表格,测完之后直接就计算好将表格填好,等以后论文需要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将这些数据拿出来用了,不用之后再花时间去完成之前本该就完成的事情了。
2.在跟老师沟通交流关于送样品测基因时,由于自己在选择测试指标时没有充分发挥主动性,对氮转化各个步骤所涉及的基因没有提前阅读相关文献,将自己的想法与理解提前与老师沟通,导致自己很被动的等老师给相关的意见和建议,这样给老师也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也导致进度缓慢。给师弟师妹们的建议就是,做实验前要明确好自己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想解释什么样的机理,在这个基础上去查阅相关文献为能够解释机理而寻找新的指标,确保能将这个故事讲的完整。做丛枝菌根以及生物滞留池,不仅需要测水样,土样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阅读一些好的文章,看人家测了哪些指标,然后对照自己的实验来看这些指标是不是也需要,并且及时的做好记录,这样方便与老师沟通,也对实验的推进有很大的帮助。
3.当老师让我求助师弟师妹测AMF菌丝密度和孢子密度时,我更关注的是我的现在的土样能不能拿来测,他们给我的答复是需要根周围的土,由于我取得土样是尽量远离根部的,因此我向老师汇报觉得我的土样可能没法测出来。我在跟老师汇报之前没有自己多去阅读相关文献,看这两个指标是否就是需要根系土,菌丝和孢子是否只有在根周围才会有。凭着自己的主管判断就觉得是测不出来的,这样的决定过于武断,没有文献支撑,也不具备质疑精神,这对于学术研究来说是致命的。做实验时每一个决定都要相应的SCI支撑,这样的实验才是有意义的实验,这样的实验结果才是让外界能够信服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