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分享的这本书,很重要!让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了我们的大脑,是如何思考的?是如何拥有创造力的?是怎么样可以洞察一切的?……
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咱们今天就一起走进《弹性》。
作者列纳德·蒙洛迪诺(Leonard Mlodinow)是美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任教于加州理工学院。他和霍金曾经合著过《时间简史(普及版)》与《大设计》,代表作还有《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 《醉汉的脚步》 、《欧几里得的窗口》和《费恩曼的彩虹——物理大师的最后24堂课》。他曾为《星际航行:下一代》写过剧本,他的作品曾获英国皇家协会图书奖。
《弹性》这本书的作者,围绕弹性思维背后的心理学和神经学原理,揭示了有关弹性思维的一系列过程,以帮助人们了解“神秘灵感”背后的科学起因。
弹性思维是什么呢?就是那种创新的、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作者给我们说,人的思维有两种:
逻辑思维——理性的思考,比如学习的过程,就是在使用逻辑思维。
弹性思维——创造力的思考,比如发明创造,再比如灵光乍现的好点子,这些都需要弹性思维。
所以弹性思维是真正人区别于动物,更区别于机器的部分。AI时代的到来,人要能不被AI取代,那就需要不断训练自己的弹性思维。机器只能执行,有个突发问题,他们是不会去处理的;而人就是可以应对突发,比如这次疫情,总能有办法去应对。这个想办法、创新的过程,就是弹性思维。
这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而弹性思维往往是在无意识中推进的,并且可能是多条思路并行的,它不像逻辑思维那样受到自上而下的直接指示。弹性思维更多是受情感驱使,并将多元信息整合起来,从而找到应对挑战的新方法。它还会接纳一些非常规的,甚至是奇特的新想法,让我们释放更大的创造力。
我们为什么经常没有创造力呢?是因为我们经常进入脚本化运作,什么意思?
脚本就是已经写好的内容,只需要去执行即可。人的脚本化即无自主化行为意识,跟着过去的经验啊、别人的意见啊、以为正确的信念啊等等,即不进行深入思考就去做了。举个例子:
我的孩子小学2年级,今天正好写一篇写话,开篇本来要写 “一天早上”,然后我就看孩子写了个 “一天”俩字后,标了个逗号。
我就问他:“你写完了吗?为什么标逗号?”孩子回答:“一天后面都要加逗号啊!”
我继续问:“都加吗?你要写什么呢?”孩子回答:“我要写,一天早上……”
他还没有说完,自己都笑了,说还没有写早上怎么就写逗号了。我当时就说他,不敢脚本化啊,一定要让自己思考,学习过程带着弹性思维!
小小的例子就解释了什么是脚本化运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就会陷入到脚本化运作里:每天就走这条路上班,完全没有想过去尝试换一条路;做麻食就应该放这几样菜,其他菜也没有想过试一试;学习就应该在线下,坐在教室听老师讲……
是不是非常多的脚本化,而一次特殊事件打破了我们的节奏,突然做出来改变,会发现:咦,这样也很不错啊!这个时候,就是弹性思维了!比如这次疫情,真的打破了我们很多脚本化运作,我就是这次疫情,才开始学习录制线上课,以前我就觉得学习,得开线下课。这次录制了线上的课程,而且还自己想出来了导图读书会,3月开始已经办了两个月,口碑很好!这都是打破节奏后,突发的新形式,反而效果真是不错!
弹性思维强的人,就很容易去应对突发的黑天鹅事件,而思维弹性弱的人,作者称之为思维凝滞,应对突发事件就会手足无措,从而产生焦虑。思维凝滞,就是我们长期发展而来的根深蒂固的那些信念,而我们的信念真的不是真理,我们需要随时随地都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回归初心!
人为什么会思考?这里作者给我们了一个概念叫做 “突生” 现象。举个例子,单个的蚂蚁其实没有智商,可是蚁群效应就太厉害了,不仅仅有明确的分工,设计出非常完整功能的蚂蚁穴,最主要他们应对突发事情,比如过火堆、过水坑都可以有很好的方法,一起解决。一只蚂蚁根本做不了的事情,一群蚂蚁却可以做的非常完美,这个现象就叫做 “突生”,也称为“群智涌现” !
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的 “突生” 现象。
人的大脑有860亿个神经元,,他们相互连接、互相作用,从而产生了群智涌现,我们就有了思考,思维产生了!
其中100多万个神经元是概念神经元,专门负责记忆概念,并赋予意义,不断形成新的概念!如果我们不思考,神经元不产生链接,没有相互作用,那我们就不会有新的想法,就只能延续旧的行为。李中莹老师说:重复旧的做法,只会得到旧的结果。所以,我们陷在总也过不好这一生的恶性循环里。
这也就是为什么要终身学习,为什么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因为读书学习,以及旅游、与他人交谈的过程,都是激发我们思考,让我们神经元链接,产生新的想法,打破传统模式的过程,就会产生创新的可能。
慢慢再遇到突发事件,就会有应对的能力,因为我们可以随时调出更多地解决方法,总能解决!
现在我们基本上明白,作者说的弹性思维是什么?就是突发的灵感,就是我们希望拥有的创新能力。那怎么可以提升我们的弹性思维呢?
1、解放大脑。
作者说我们需要让自己慢下来,因为我们总是忙忙碌碌,导致没有时间去思考。我们的大脑被各种各样的事情填满了,根本装不进新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断舍离》这么流行?!因为我们要断掉杂念,舍去思维的冗余,进入让自己清晰清爽的离的状态。
当我们慢下来,我们会发现,我们才有时间去思考,才会有灵光乍现的一刻。有没有发现,我们经常是在洗澡的时候、躺下睡觉的时候、散步的事情、做白日梦的时候……突然有了好的想法。所以我们需要学会让自己抽离,这也是心理学里非常重要的技巧。那如何做到大脑解放呢?
(1)多听不同的意见,也就是要锻炼我们少说多听的能力;
(2)尊重怪异的人和想法;
(3)跳出固有思维,时刻问自己:这样就一定正确吗;
(4)可以喝一点酒,进入“微醺”的状态,作者说这种状态容易让大脑放松,产生灵感;
(5)保持开心的状态。
2、激发暗能量。
我们人意识的部分其实是非常少的,10%都不到,大部分的地方都在潜意识,就像冰山只是露出一角,绝大部分都在冰山下。所以当你看到冰山的时候,船可能就已经触礁到冰山下面的冰身上,而导致翻船。
作者把这些潜意识的部分称之为暗能量,因为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甚至都感觉不到。而往往就是这些暗能量,在帮助我们去进行深入思考。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看到一个人,就是感觉不舒服,但是又说不出来,然后没有和他成为朋友,最后这个人可能真的是有问题的人;总觉得好像忘了什么,又说不出来,内心牵引着你就是要再回家一趟,到门口一看钥匙没有拔,在门锁上插着(这就是我才遇到的事情)。
我们经常被这样的暗能量牵引着,做对了很多事情,有没有!厉害的人,都不是说有什么数据、做了多少实验,做实验其实是逻辑思维,慢慢可能机器人都可以去做实验。而做哪方面的实验?怎么样推动往前进行?往往就是这样的感觉,就是有种说不出来道不明的推动力,突然就走到了正确的方向,这才是弹性思维,才是人区别于机器最重要的部分!
暗能量是产生创造力的原因,当我们手脚停下来,其实大脑并没有停下来思考。我们只有停下来,大脑才能有空去思考,前面你没有思考明白的那些问题!
所以回到上面的解放大脑,其重要性就在这里。
3、左右脑的结合使用。
我们大脑是由左右两个半脑组成,中间胼胝体链接。左脑负责理性,右脑负责感性。我们往往过度开发左脑,而忽视了我们的右脑。左脑是接收那些显而易见的信息,右脑却能接收到非常深层次的信息。
所以洞察力的来源,其实是左右脑共同工作产生的。如果只有理性,只看表面,只相信你看到的,听到的,那很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往往有洞察力的人,你会发现,他们不看表面,都会去追寻深层次的线索,好的警察、侦探不就是这样。办案只看表面线索,很可能抓错人。爱看福尔摩斯、柯南这样探案故事的朋友,对洞察力应该非常有体会。
看穿一切的能力,是需要我们更多去激发右脑,让右脑把那些深层次的原因显现出来,结合左脑的理性,最后给出正确的判断。
激发右脑和上面的暗能量其实是一个道理,我们都需要弹性思维,方法也是需要放松,让自己慢下来、静下来,回到第一点解放大脑。
同时还有两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方法:
* 保持正念,让我们时刻对当下有觉知。
* 回归初心,减少掉进习惯性的行为模式。
好了,今天和大家分享了《弹性》这本书,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大脑的思维过程。也知道想要让自己有创新力、有洞察力,不再思维凝滞,我们需要让自己静下来:保持正念、回归初心、解放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