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工厂品管确认了纸箱版面,但是供应商贪图省事,将另一款产品的保质期直接套用,导致进货纸箱保质期错误。而该工厂品管进货检验人员以为版面确认过,就没有认真核对,导致印错保质期纸箱进入到工厂。
再有某工厂,在生产控制和出货环节摆了个大乌龙,因为生产不正常,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合格,且因为是一边进一边出,过程自检未能监测到,以致该产品需要重新返工。
还有某工厂,由于生产为了追求效率,放开马力生产,但却因为设备原因导致产品出现不良,导致N多问题产品转序。
类似的质量问题,你认为是谁的责任呢?我们常常说质量管理需要“三不”,即不让不合格原物料进厂,不让不合格产品转序,不让不合格产品出厂,但事实上是否这样呢?我们也常常说质量采购回来,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质量不仅仅是质量管理部门的责任,质量应该是自总经理到基层员工,是各部门所有同事的责任。但事实上,只要有质量问题的出现,那都应该是质量部门的事。你没有听到吗?“为什么采购回来有问题的产品能够进厂?为什么市场过程的质量问题没有发现?为什么有问题的成品给放出去了”这里满满的都是对品质管理部门的抱怨和责怪。
当质量问题出现后,可能工厂总经理第一时间也想到的是品管同事为什么没有检查发现到,是因为检验人员的责任心?还是因为我们的检验人员没有检验?还是品管系统出了问题?还是因为我们的管理流程有问题?还是品管的管理人员有问题?最后,他还会再 加上一句“你们品控的作用在哪里?”
每当此时,我就会想,质量管控好比是在足球场上的守门员,只要对方进球了,那观众一定是会责骂守门员的。
是的,且不管质量问题是采购回来的,还是生产出来的,但品管最终还是应该承担其相应的责任,为什么呢?毕竟你是质量的管理部门,毕竟你是最后一道防守线。说你有问题,还真的不是冤枉你。
作为质量管理工作几十年的老品管,我也是很无奈。是啊,一般出现问题,首先问责的就是品管部门,不管有理无理,先挨上个大板子先,谁让你是负责质量的呢?那么品控的作用在哪里呢?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质量问题出现?我在思考,姑且抛开质量的源头是其他部门的责任,但是当问题出现后,起码品管部门应该第一时间发现,应该第一时间反馈给工厂相关领导,同时有责任、有权力制止问题,这个应该是要做到的吧?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非要等到问题最终显现出来的被动局面。这到底是相关规章制度、流程文件有问题?还是我们的员工没有责任心或过于相信自己的?还是我们的管理疲劳呢?还是品管部的职、权、利没有有效明确?
只要质量问题出现了,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品管肯定是有责任,品管部门也不必喊冤,也不必推卸自己应担的责任。为此,我也在想,我们常常所讲的质量意识,是不是我们的同事们都有这个意思?是不是每一个环节人员都能够第一次把事情做好?是不是我们的设备维护都做的很到位?是不是我们现场的操作人员都能做好自己的质量管控工作?是不是我们的检验人员都按照操作规范做好检验控制?是不是我们的检验人员发现问题后会第一时间反馈并跟进改进?如此多的问题,我们各个环节、各个部门需要好好检讨,看看哪些环节做的还不够。
总之,质量管理工作,我们做好质量管理的“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理”管控,尤其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事前预防,尽可能将质量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其次要将质量职责分解到每一个工序,每一个员工都应该承担该岗位的质量职责,确保每一个工序产品质量符合要求;最后,在出现质量问题后,要做好质量问题的四不放过,即没有找到问题根本原因不放过,没有处理问题的方法不放过,没有纠正预防措施不放过,没有给质量问题责任人教育不放过。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的做好质量工作,而不是过度的依赖于品管人员的检验。
至于品管的作用,我想大家不言而喻,第一,品管是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的制定者,扮演的是立法者的角色;第二,品管是质量过程的控制者,扮演的是交通警察的角色;第三,品管是质量问题的裁判者,扮演裁判角色;第四,品管是质量问题的处理者,扮演消防员救火队员的角色;第五,品管是质量问题的终结者,彻底消除质量隐患。
除了以上五个作用,品管部门还扮演质量问题的出气筒,有什么质量问题得有品管兜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