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晚上,就我跟孩子在家。他总是担心会有小偷进来偷走他最爱的、新买的银河奥特曼,看到他为这件事非常困扰,就问他:为了不让奥特曼被别人拿走,我们可以做什么?
他马上就想到,把门锁好。
我带他把先去把大门锁了,刷了牙,再回房间把房间门锁了,然后踏实地念了三本书,准备睡觉了。突然想起来我还有条微信没有回,就转圈找手机。
同时,小家伙最爱的银河奥特曼也找不到了,客厅,卧室,书房,洗手间,甚至连厨房都找过了,全都没有,到底去哪儿了?
我们就一起分析第一个可能性,是不是如他所担忧的那样,家里进小偷了,趁我们在念书的时候,偷走了他最爱的奥特曼和我的手机,说到这个可能性的时候,娃的眼泪在眼睛里转圈圈。
为了印证这个想法,我们一起再一次检查了一遍大门的锁,锁还好好的,没有被破坏,而我们也没有听到任何响动,说明没有小偷进来,也说明奥特曼和手机就在家里。
既然是在家里,那我们共同回忆一下,最后一次看到奥特曼和手机是在哪里?
他回忆说,最后一次是把奥特曼放在床上,然后去洗手间刷牙,回来以后没注意是否还在床上,就念书了。过了一会,他大声告诉我:奥特曼肯定还是在床上。自己就在床的每个角落仔细寻找,我在旁边看着,没有帮忙。
过了一会,终于在床边的飘窗下找到了,一脸傲娇。(果然经过自己参与的事情,完成以后成就感会爆棚,同理公司员工绩效目标的制定。此处开个小差)
他拿着奥特曼玩了一会,想起我的手机还没找到,就问我:妈妈,你最后一次看到手机是在哪里?
(还能想到我的需求,老母亲表示感动了一下)我说:我也不记得了,哎呀,怎么办呀,找不到手机了。
娃认真的思考了一下,突然跑下床去,拿着他自己的电话手表,给我打电话……这个,我还真没想到。
回忆起这个过程,突然想到在圈外学过的课程《解决问题》,今天这个不就是澄清问题之后的,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的过程么?
真正掌握一门知识,就是在遇到事情时,下意识的会运用出来,不管是模型也好,还是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好,这样的知识才是内化成自己的知识。我想,下次再碰到问题的时候,娃下意识里去做的可能是这种方法,也可能不是这种方法,不过没有关系,我会把这种方法慢慢的在他面前演示,看我做的多了,他总有一天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