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晨读感悟 用这几点,克服了我多年的拖延症

今天是8月晨读感悟连续写的第九天,一直拖到23点才开始下笔,写晨读这件事对我而言,并不轻松,所以内心深处有点排斥,不知不觉中就犯了拖延症。

遇到有难度的事情,我们更加容易拖延,但最能使我们进步的,又恰恰是那些做起来有难度的事情,所以要想保持进步,对付拖延非常有必要。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书叫《1分钟能做什么?不可思议的“战拖”心理学》,针对我们的拖延习惯给出有效建议。

分别是克服书面表达障碍,巧拆任务和即刻行动。

克服书面表达障碍

周日那天,在我的任务清单上列出了6件事,分别是:

1、看一部电影;

2、完成两篇文章,一篇晨读感悟,一篇读书笔记;

3、搞定桂林酒店和景点门票;

4、完成小灶设计组执行秘书的工作;

5、读书2小时;

6、做一遍网页制作的习题。

以上的清单里面,最先完成的是1,其次是2,接着是3,再勉强完成了4,最后的3和6都没有做,晚上实在是太困了,安慰自己反正效率不高,不如睡觉。

最有压力,也最不愿意做的就是2,但因为这一条是我特别看重的,所以选择提前做完它。就采用了《1分钟能做什么?不可思议的“战拖”心理学》里提到的两个方法:

001 列提纲

晨读文章,有很明确的提纲,跟随晨读文章的提纲,大致的框架就有了。

002 几分钟技巧

万事开头难,比如写文章这件事,开头写出来,下面就容易多了,有提纲,用属于自己风格的语言写出来,再列举自己知道的实例,并没有开始前想的那么艰难。

巧拆任务

当你碰到到一个很难的任务时,你可以采用以下两个技巧:

001 分而治之

比如写文章这件事,对我们写的慢,积累不够多的伙伴,一篇1千多字的文章,多则2小时,少则1小时,这大块的时间,对于还有工作待完成的我们来说,是很难做到在保证思路清楚的情况下,一次抽出这么多时间。但你可以一次抽出5分钟,写一小段,这样完成起来就轻松多了。

写晨读最轻松的那段时间,我无意中就运用了分而治之这样的方法,在早上看过文章后,先写下开头,上班的路上,构思能与观点有联系的实例,假如恰好是感触很深的观点,下笔就能出来几段文字。一篇文章就这样利用多个小块的时间完成了。

002 50%“中转”法则

像周日计划完成两篇文章的那天,我就在第一篇文章完成后,中间穿插了休息时间,做了一些轻松的事情,当再放松下来之后,又开始了另一篇文章。

切记给自己大脑休息的时间,最近一直用番茄钟看书,看一个钟之后,听到铃声响起,马上起来休息,之后再投入,这样借用“中转”法则,发现读书的乐趣,并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即刻行动

最后这一点,不多说了。接到任务,遇到事情,马上去做就对了。

总接一下:拖延会形成恶性循环,积累的事情越多,压力越大,也越难完成,所以时刻提醒自己,接到任务,进行判断之后,结合我们上面的3方面内容马上投入行动,形成良性循环。

只要你愿意,加以练习,你也可以克服拖延症。

参考书目:《1分钟能做什么?不可思议的“战拖”心理学》[美] 杰夫·戴维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拖延症普遍存在,人类50%以上的人都有拖延症,但是能够改掉的人却很少。 就连胡适先生也不例外,他在留学日记里写到:...
    糖果果2018阅读 260评论 0 1
  • 本周我们开始学习掌握自己的生活。不过,也会有崩盘的时候。崩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大多数人感同身受的拖延症...
    Jean_zz阅读 5,827评论 2 36
  • 蝎子绝对是拖延癌晚期患者,什么都想拖到最后。不想写在床上打滚,要不先刷刷漫画,再不看看综艺,反正还有明天,一天不更...
    蝎子小猫咪阅读 485评论 4 13
  • 拖延症不是病,是人性。但是在这个效率至上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拖延会严重影响你的工作和学习。如何战胜拖延...
    刘金玉阅读 256评论 0 3
  • 早上跟领导聊完之后,平静,等待,……看到值班表之后我有点搞不清领导说的上班时间,之后搞清楚了,再之后我开始有一种被...
    by_10阅读 170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