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火了之后,突然发现自己身边出现好多嘻哈的簇拥者。有仅仅是关注的,就图几眼新鲜;也有狂热的,直接就说自己爱上嘻哈了的,从服装打扮到行为态度,处处模仿,还模仿得有模有样。有时候我就纳闷儿,这帮人是真爱上了,还是扎堆儿来装逼?我不是个阴暗的人,不是所有事情都爱唱反调,净往坏了想,把人家给扭曲了,描黑了才能罢休,我只是确信这个社会很多人都不纯粹,我不能摸瞎说绝对,但十个也总有那么四五个是混儿吧?
有些人就是对效仿时髦的事情感兴趣,习惯乐此不疲的干这样的事儿,也不究出处,也不想未来,无论好歹,想了,抓住了,就是干。这样自然也说不上所谓的自我意识啊,价值观啊,这些通通都没有,即使挖到心,挖到肝一样找不着。
很多人连自己为什么爱嘻哈都不知道,只了解到这是个潮流,觉得别人在歌词里骂脏话和在手臂上刻满夸张的图案就是酷,有态度,很真实,表现了很崇高的自由意志。这种无知就跟大部分到庙里烧香的人是一样的,别人问他坚持烧香是为了什么的时候,他们大部分会回答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能得到什么,只见周围的人都拜佛,都说拜佛能娶妻,能生娃,能买豪车住豪宅,能让神佛替自己干龌龊事,于是他们也就跟着烧香拜佛了。
后来一些人告诉我,想做就做就是他们的态度,是他们的自我。于是我越想就越想不明白了,做自己“我就是喜欢”的事情就是自我了?遵循他们的逻辑延伸下去,那他们以后不都得管疯子叫老师?论自由,论态度,谁能比疯子更有话语权?饿了随手抓到东西就往嘴里塞,热了就在大街上脱衣服,光着两瓣屁股不惊也不慌,看上长的俊的,漂亮的,不管愿不愿意,扑倒了剩下的就是一阵龇牙咧嘴的笑。
要分个高低,他们的道行差得远。
以我的偏见,这种现象的养成根子恰恰是缺乏自我。人类天生没有自我,这是根本。一些勤奋好学的人出于不堪平庸,看多了,想多了,有了一些自己的思想了才有所谓的自我;但还有一大部分光看不想,或者即不看也不想的,为了不沦为别人的笑话,于是装模作样就成了普遍的选择。
嘻哈他的核心是追求自我,这是嘻哈这类小众文化标榜的精神价值。但只要是一个清醒的人都能看出来,不是每一个传播嘻哈文化的人都是具备自我的,很多人追随仅仅为了营造跟其他人的差异。强调差异,目的显然有一个,寻求关注并得到别人的认同,无非只是跟着赚眼球。他们也没有自我,就爱跟着潮流亦步亦趋,被现象支配,最后变成人肉浪花。
他们爱到处去扎堆,彼此教唆着去纹身,玩混搭,还要鼓励态度嚣张,鄙视主流,传唱着地下说唱歌手们不同版本的“臭婊子”和“操你妈”。意淫着靠什么事情越近,就越像什么,那些沾边不沾边的都以为自己是其中的一部分。
其实说白了,这帮人就是被主流社会抛弃的留守儿童,寻思着反正进不了主流社会,索性反社会,赚取部分还苟活在主流社会阴影下的平凡人的注意力。只是为了哗众取宠,做猴儿耍的事,这不就是缺乏自我?
或许他们也知道自己这一点,无奈又不能让别人知道,所以很多时候模仿社会性行为就成了自己不被外人嘲弄、揶揄、鄙视的锦囊妙计。
嘻哈这种小众的艺术,绝大多数人都不了解,甚至很多人在这之前都没有听过完整的一首说唱音乐,但是当嘻哈一夜爆红之后,那么一群渴求被关注和需要被认同的人似乎找到了最能表现自己个性与众不同的方式,即使自己不懂,但还是喜欢跟周围的人去聊,一群人精神互撸,就为了寻找那种表现自我存在的满足感和兴奋感。
某种意义上,这跟人都喜欢逛奢侈品店一样的,都想混进去装个逼再出来,区别就在于它们两的传达的形式不一样,但核心同样是为了追求认同感和表现欲。
珠宝首饰,名贵的服装箱包,你感受的是那种高贵,优越以及品牌散发出的严肃性,即使得不到,你还是可以意淫自己也曾经跟它们同房过。仔细一观察,任何人到了奢侈品店都变得矜持又优雅,尽可能隐藏好自己不和谐的身份,表现得就好像自己一直是在这样的环境耳濡目染一样,必须觉得眼前的一切再普通不过,不然你就现形了。对于那些装模作样的人同样如此,也进行着自我意淫的事。穿着不搭调的服装,刻意说着粗糙的话,态度嚣张,像周围的人都对他的童年进行过伤害一样。无羞无耻的幻想自己能够在所处的环境宣扬自己有个性,有态度,够真实的形象。看不起别人活的规矩,哪怕有一点,就藐视别人像孙子。偶尔遇到个装逼得走火入魔了的,还经不起反驳,别人一反驳就刺激,一刺激就愤怒,一愤怒就骂爹和娘。这些人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就是真实,有自我。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估计他们骨子里就缺乏自我。
他们所有的自我幻觉更像他们的午夜梦呓,自己不知道但又都做过了。不过嘻哈也确实成全了他们,嘻哈就像那些玩弄戏法的江湖人手中的黑布条,那些跟着嘻哈装模作样,缺乏自我意识的窘迫形象,在一阵把戏过后就被隐藏得干净。从此可以以爱嘻哈的假象,做真无知的事儿。虽然过程也是有心细的观众看出了猫腻,但也骗了不少单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