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时候,人们给龙“设计”出了一个巨大的家族。当然,龙,这种生物的产生能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内容多到怀疑人生。
明孝宗朱佑樘大概是个好奇心爆棚的人,领导就是领导,攒了那么一批牛人不用,等着干嘛呢?明孝宗问李东阳,就是那位官衔老长的---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
“朕闻龙生九子,九子是何等名目?”
这可难坏了大学士,毕竟,传说嘛,又不是亲眼见过。李东阳问同僚、查神话,凑出了清单:趴蝮、嘲凤、睚眦、赑屃、椒图、螭吻、蒲牢、狻猊、囚牛。
也有说貔貅、饕餮、狴犴为龙之九子之列。众说纷纭。
即:赑屃、鸱吻 、蒲牢、狴犴、饕餮、蚣蝮或 蚆螛、睚眦、狻猊、椒图。
也有说:所谓“龙生九子”,并非只有九子,九只是个概数。就像后宫佳丽三千,不是指代皇帝真有三千个妃嫔,也是概数。不管了,今天就写写这个传说中的龙的长子---囚牛。
形状有鳞、黄色,喜音乐,常被立于琴头,如汉族胡琴、彝族龙头月琴、白族三弦琴及藏族部分乐器等。
“囚牛,龙种,性好音乐。”传说囚牛是众多龙子中性情最温顺的,它不嗜杀不逞狠,专好音律。龙头蛇身的它耳音奇好,能辨万物声音,它常常蹲在琴头上欣赏弹拨弦拉的音乐,因此琴头上便刻上它的雕像。
囚牛,黄色有鳞小龙
囚牛雕像
胡琴
举例:胡琴。
如果,你去逛乐器店,你会发现尤为明显的古式胡琴。
另外,还有胡琴的来历:“胡琴”一词含义的演变(续)唐毓斌明代(公元1368~1644年)的统治者是汉人,为了消除元代蒙古胡人统治时期的文化影响,一方面诏令"其辫发、推髻、胡服、胡名、胡姓,一切禁止。";另一方面提倡"乐唯式古,不祖夷风。"
所以,先辈们在一些特殊文化上付出了努力,保留了音乐的精髓。
再听胡琴声,温柔敦厚,冠琵琶并羌笛。巍巍洋洋,为盛乎千载矣。
文章选自--《治世余闻》;《中国吉祥图说》;《记龙生九子》;《度曲须知》;《胡琴赋》
次子.睚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