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尔斐,古希腊公认的圣地,希腊神话中的世界中心。其上立着阿波罗神庙,入口处刻着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
短短五个字,要想做到并不容易。所幸我们有很多条路可选,比如看电影。
看电影本身,正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放映机将幻想投射到银幕上,观众把自己投射到人物中。我们被吸进故事里,情感与角色密切相连,心理与情节缠绕为一体。无论有意无意,我们认同画框里的人物,我们成为他们,扮演他们,与他们共同经历,以此得到净化。
有的电影,特别是基于心理学技巧的电影,能深深触及无意识的内在世界。心理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使我们思考,审视,重新看待自己。我们偶尔也会发现,这些故事激发了原始的恐惧,童年的焦虑,甚至压抑许久的欲望。
随着光影流过幕布,有些心底的东西开始萌发,开始呼吸。无论是情感还是心理上,我们已经与故事合二为一。深谙这种内在运作机制的创作者们,得以把更多技巧与深度植入故事之中,一石激起千层浪。
好电影云屯雾集,数之不尽。观看接下来这些电影时,我希望各位不要抱着某种猎奇心理。虽然故事里不乏极端人设与超常情节,但创作者并非意在剥削边缘人群,而是在讨探人如何成为自己的问题。很多人都希望寻得真我,却不知人无法仅凭一己之力发展出自我,若想成为你自己,就得接触与承担某种文化内涵,融入社会,遵循一种方式。换句话说,你需要在别人的身上找到一部分自我。
如果你真对这些描写心灵的故事感兴趣,那我猜你也曾希望生活中能出现些不一样的事情。倘若如此,别止步于观影。你得继续深入下去,去阅读去思考去提问,去发现更多意义。当你渴望找到答案,开始探索之时,也许就真会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1.心理游戏 The Game (1997)
导演: 大卫·芬奇
编剧: 约翰·布兰卡托 / 迈克尔·费里斯
主演: 迈克尔·道格拉斯 / 西恩·潘 / 黛博拉·卡拉·安格
年近半百的亿万富翁范先生,正准备庆祝生日,却收到一份特殊的礼物:CRS俱乐部的会员卡。这个俱乐部为范先生量身打造了一场游戏,内容关乎他隐藏内心多年的创伤。
早已获得财富自由的范先生,自然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随着游戏的深入,发现自己开始陷入一连串的离奇事件里。从无伤大雅的玩笑,到匪夷所思的遭遇,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娱乐,而成了一场威胁生命的赌局。范先生不得不开始正视自己,对方到底抱着什么目的?
选这部电影不是因为名中有心理二字。而恰恰是这个故事正巧说了一个人是如何通过自我分析与探索,最终获得救赎。
在好莱坞的经典剧作里,总少不了个人成长这一重要环节。故事的主角看似拥有人人钦慕的生活,却无法称之为一个完整的人。这一不完整投射到电影中,主要表现在人物的情感层面上。范先生那看似滴水不漏的坚强外表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本片看似是一连串的解谜游戏,甚至有人形容这是关于诡计的教科书。但其实它们都基于心理学中的“人格测试”与“情境设计”。当电源开启的时候,它们有如钻头深深探进围挡在记忆周边的碎石残壁,我们才得以发现范先生心中那令人咋舌的真相。
除了迈克·道格拉斯、西恩·潘这两大影帝的全情投入。大卫·芬奇那为人津津乐道的剪辑技巧也为本片增色不少。伏笔和转折是一部悬疑惊悚电影中的关键看点,而大卫·芬奇不仅精于此道,其纯熟的叙事技巧也为本片增添了独特的质感。
2.爱德华大夫 Spellbound (1945)
导演: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编剧: 本·赫克特
主演: 英格丽·褒曼 / 格利高里·派克 / 米哈尔·契科夫
年轻的爱德华大夫,即将修成正果,接替默奇逊院长管理一家精神病院。院中的女医生彼特森得知这个消息很是欣喜,因为她已崇拜爱德华大夫多年,终于得以目睹真容。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陷入爱河。但彼特森很快就发现,这位看似潇洒的大夫,却好像有些不对劲。
他不仅有些神经兮兮,还有严重的健忘症。但事情远非这么简单,彼特森发现这位爱德华大夫其实是他人假扮。这人真名约翰·贝兰特,他不仅不是大夫,还是个严重的精神病患者。百感交集之下,彼特森也不知如何是好。而第二天,爱德华大夫真正的秘书也赶了过来,他向众人宣布——这个莫名顶替的家伙正是杀害爱德华大夫的凶手……
希区柯克的大名我想已经不必赘述,试问欧美导演有几人不曾受他影响,正如亚洲导演多脱不开黑泽明的影子一样。这不仅是二战硝烟散去后,希区柯克执导的第一部影片,也是史上头一部关于精神分析的电影。
简单来说,精神分析指的是医生通过谈话等手段,发掘患者心中隐藏的问题,就像打开内心紧锁的大门,让痛苦得以纾解,达到治疗的效果。本片既以此为题,自然可以见识大量经典的精神分析技巧。就像层层剥开洋葱,随着假爱德华的内心屏障逐渐消解,悬念却未因此消弱,反而枝节横生,层层递进,直到影片落下帷幕才得以舒上口气。
将弗洛伊德学派的观点植入剧情,也是希区柯克的一次大胆尝试。片中的几位主角,一一对应弗洛伊德所提出的“自我、本我与超我”的观点,这三种相互对立的人格,在银幕上获得了生命,不仅使得片中角色令人过目不忘,也作为内在驱动使得故事更有张力。
精神疾病的不确定性,也扩充了希区柯克值得称道的悬疑美学。人性的细微之处,不仅借精神分析这枚显微镜而分毫毕现。片中四处可见的隐喻画面,结合大胆的镜头使用,使得整部影片在扣人心弦之余,也有值得反复欣赏的乐趣。
3.蓝丝绒 Blue Velvet (1986)
导演: 大卫·林奇
编剧: 大卫·林奇
主演: 伊莎贝拉·罗西里尼 / 凯尔·麦克拉克伦 / 丹尼斯·霍珀
大学生杰弗里得知自己的父亲患了重病,不得不赶回小镇看望。但在返家途中,他意外在草丛里发现了一只人耳,边缘错落的刀口,显示它是被人活活割下来的。这只耳朵引起了警官威廉斯的注意,而杰弗里也因此结识了他的女儿桑迪。
桑迪很是单纯,她告诉杰弗里,这只耳朵很可能和歌女桃乐丝有关。杰弗里在夜里跟踪桃乐丝,却发现她被当地的黑老大弗兰克虐待,弗兰克将一块蓝丝绒塞入桃乐丝口中。眼前的景象虽然变态且残忍,但却让杰弗里深感好奇,而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小镇里这奇诡的景象慢慢控制……
本片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虽然上映初期,很多人抱着猎奇心态来观看本片,甚至冠以粗俗的性变态之名。但依然无法抹杀它获得的诸多荣誉。
大卫·林奇作为好莱坞的另类,从画家走向导演的经历,使他最为擅长在剧中铺陈各种象征符号。星星点点线索夹杂在松散的结构中,观众犹如进入一处碎石铺就的迷宫,刚迈出几步便望不见来路,但又被好心情激得心痒难耐,只得一头扎入故事的迷雾。
影片开头,一片祥和安宁。若不是背景的爵士乐中透出的那点忧郁,你很可能就会误以为这是一部平淡的电影。但熟悉导演的人都知道,这是他惯用的障眼法,用来混淆观众的视线。虽然故事氛围很快急转直下,但导演也未选择花哨的镜头语言来抬升情绪,却以冷静客观的视角让气氛慢慢渗透进每个观影者的内心。
畸恋,性虐,邪欲,暴力。这些通常只能引起负面情绪的字眼,躲藏在白日里祥和的小镇景象里。性冲动就像被铁锁牢牢困住的野兽,等待着夜晚开闸的时刻来临。片中种种情节看似猎奇,但其实与个人精神世界却有着藕断丝连的关系。片中角色因欲望痛苦,因困惑而挣扎,在深度挖掘人物的同时,也把放大镜交给了观众自己。这正仰赖大卫·林奇对于心理问题的准确判断与把握,这位享有“电影界弗洛伊德”之称的导演。
4.心灵访客 Finding Forrester (2000)
导演: 格斯·范·桑特
编剧: Mike Rich
主演: 肖恩·康纳利 / Rob Brown / F·默里·亚伯拉罕 /
黑人男孩华莱士,刚刚年满十六岁,极具运动天赋的他很可能在篮球界闯出一片天地。虽然每天与小伙伴们一起打球十分愉快,但有件事情却让他摸不到头脑——他发现隔壁的楼上总有一个沉默的男人在盯着他们。
一次偶然的机会,华莱士才知道那人是著名作家佛瑞斯特,他曾经获得普利策文学奖,但如今却变得沉默寡言,闭门不出。佛瑞斯特发现了华莱士在写作方面的天分,开始慢慢培养他。没过多久,华莱士获得了一所私立学校的邀请。但这是一所白人学校,华莱士在其中面对种种问题,院方甚至开始怀疑,华莱士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盗用他人之笔。为了替这黑人孩子洗脱冤屈,佛瑞斯特必须离开这多年隐居之地。
这部电影虽然名不见经传,却其实是《心灵捕手》的姊妹篇。本片拥有着强大明星阵容。肖恩·康纳利自不必说,罗伯·布朗与安娜·帕奎因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本片也获得柏林金熊奖提名。
宅这个字眼,在如今虽然有着不同解释,但更多时候还是被赋予了负面含义。正如片中的老作家一样,用大门把自己与世界隔绝开来,虽然这种行为出于自我保护,但却很难达到原本目的,且注定会引起不解与非议。
其实没有人能把心灵完全暴露于空气,我们都会用自我防卫机制来保护自己。“孤立”正是手段之一。隐居多年的老作家,正受困于孤立之中。他认为自己能通过压抑来解决问题,躲避记忆,但直到男孩的出现才慢慢意识到原来的保护伞才是他最该打破的东西。他必须面对真实的感情,面对闯入他生活的其他个体,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在解放自己。
与其他几部电影不同,《心灵访客》并未动用复杂的心理学技巧,也并不意在某个心理学派的大框架下呈现故事。它只是牢牢扣住一个小点,利用孤立感赋予人物需求,并从而架设障碍。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没有抓人的悬念,也没有强烈的节奏。也正因如此,也有足够的空间留给大脑,足够的时间用作思考。说不定就有一个瞬间,你的心里就会开启某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