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烦恼
总是认为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总想着玩,不愿意写作业;总爱去别人家,不提前告知你;约定好的时间,总是不遵守;脱下来的内衣袜子总是随地乱扔;总是偷偷摸摸的吃零食;书包里总有一堆写写画画的乱七八糟;白天带去学校的水总是想不着喝;钢笔铅笔总是没有几天就蹂躏坏了;刷牙洗脸叠被子总得提醒;8岁了总得你给她收拾头发;吃饭总是有剩饭;红领巾总是不知道放到了哪里。。。。。。
总是认为自己是一个不称职的妈妈。孩子这样那样的问题总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没有给孩子养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没有给孩子有效的引导;没有把孩子教育成一个乖巧懂事上进听话的好孩子。。。。。。
总是认为自己很委屈。自认为自己从小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好孩子,一路走来不断的努力进取,生活幸福,自己所秉承的价值观总归不会太偏颇,可是这些该说的该做的怎么就没有在孩子身上得到应有的体现?
一本书的启发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喜马拉雅上听了陈默老师主讲的《如何做不焦虑的小学生家长》,里面有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不要关注小孩子说什么,而是背后他的情绪和需求是什么。突然意识到在亲子教育方面我好像忽略了什么。
这档节目就像一抹亮光,让我在黑暗的空间里找到了出口。我开始在喜马拉雅上搜集各种亲子教育题材的节目,无意间点到了《妈妈你听》。节目里有很多的亲子相处的场景回放和父母正确处理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推荐,和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瞬间都不是简单粗暴,都蕴含着爱和智慧。
孩子在我们眼中是什么样的,源于我们自己是什么样的,并不一定就是孩子本来的样子。所以,要改变我们眼中那么多的不完美,就先来改变我们自己的不完美。
在渴望改变的急切心情驱使下,加入了《妈妈你听》的线上读书会。第一本书就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以后会专门在荐书专栏里做详细介绍),醍醐灌顶!两个字:接受。对于孩子,不管表现出来的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背后一定有他的感受和需求,妈妈首先要做到的是接受孩子的感受。共情才能共赢,被理解被接纳了才会愿意面对你的建议。对于妈妈,不管自己表现出来如何的生气、担心、焦虑、失望、伤心、难过,接受自己的感受。接受了这些感受才能抽离这些外在情绪的控制,让我们心态更加平和的面对孩子。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讲道理容易,做起来很难。当她把作业写的一塌糊涂,脏衣服扔的满床都是,一次一次的惹妹妹哭,妈妈的忍耐限度一次次被挑战,那种出离的愤懑憋的人直难受。心里一边是一遍遍的告诉自己:淡定,淡定,共情,共情,一边是火气一层一层的往外冒,稍微把持不住,火势蔓延,就是一阵鸡飞狗跳。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但是人还是要有理想,万一实现了呢?
周五晚上,说好了下楼玩到八点回来,八点半了还没见人影,心里开始有些生气,但貌似又在意料之中:又一次说话不算数!带着小宝下楼找了一圈没找到,上楼后发现她已经回来了。在进门之前我脑海里不断的想象着要进行怎样的对话。最后我决定接受她。我想她在进家门时心里肯定是忐忑的,她也知道自己又一次说到没做到,她会紧张有压力:又要挨熊了!想到她心里已经不好受了,有愧疚感了,我再按照她预想的情形熊她一顿,岂不是给她火上浇油吗?当难受达到一定程度,她不能承受,逆反就演绎出来了,接下来就是更多的道理不听,更多的苦口婆心不理。
一进门,大宝就从屋里出来:妈妈,对不起,今天又回来晚了。我笑了笑,没说话。“我以为你会生气骂我呢”“妈妈就知道你会担心我骂你,所以妈妈就不骂你啦,我是不是很懂你?”边说着边双手抚摸着她的小脸蛋,额头抵上她的额头。大宝便撒娇状的配合我:哎——
当天晚上,大宝做什么事情都是积极主动,和平常完全不一样。
这应该就是孩子本来的样子,是我们平常自己的做法把它遮蔽了,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她的感受和需求,接受她,孩子就会展现出原本的样子。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自己的情绪和别人无关。我们生气、着急、担心、焦虑等等,不是因为孩子的什么话或者什么行为,而是我们内在本身就有这些装置。内在成分是油,外面有火,内里才会着。如果内在成分是水,外面有再大的火,也毫不相干。更可恶的是,我们被点着了,还冠冕堂皇的归咎于孩子:都是因为担心你,都是因为怕你怎么怎么着,都是为了你。。。。。。
没有别人的不完美,只有不完美的自己。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把内在的装置修炼成水,是妈妈终身奋斗的内在动力。
后记
我们不必给自己套上“好妈妈”“坏爸爸”“溺爱型妈妈”“权威型爸爸”的枷锁。我们都是普通人,仍然有成长的空间和改变的潜力。和孩子一起生活,不仅需要我们耗费精力和体力,更需要我们付出爱心、智慧和恒久忍耐。即使我们不能做到这些,也不必苛求自己,正如我们不必苛求孩子一样。多给孩子一次机会,也多给自己一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