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天虽然下着绵绵细雨,但是挡不住我们回家的脚步,因为山上的油茶已经开始采摘了。
寒露籽,霜降籽,不管什么籽,现在通通都收到了家里。前几天摘的是霜降籽,已经堆在一起好几天了。堆上几天,油茶才会裂开壳,才能挑出籽来。
阴雨连绵的天,真是捡油茶籽的好时光。
一家人坐着板凳,拿着各种容器。手不停的忙活着,堆得时间长了已经裂开了的油茶,把籽挑出来,壳扔一边。
家乡的油茶远近闻名。以前都是那种很古老的高大的油茶树种。那种油茶颗粒小,而且树还特别高,每次到了国庆前后,学校放假,我们就会回家,背上背篓,爬上树去摘油茶,这种是寒露籽,在寒露前后就要采摘下来。
树太高了,实在摘不到的,只能等它成熟了掉下来,等它掉下来的时候,基本里面的油分已经失去了不少。
现在有茶树的树种改良了很多,大部分是低矮的了,每年修剪枝干,不让枝干往上发展,它只能左右横向发展。

人站在地面就能够摘到油茶籽了,轻松了很多,而且现在的油茶品种很优良,颗粒特别饱满肥硕,里面的油份也特别多。
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很认以前的古茶树种。古油茶籽,颗粒小,榨出的油要卖到七十元一斤,现在这种品种优良的,颗粒大的油茶籽榨出来的油,一般就四十元一斤。
这区别就有点像我们平常超市买的鸡蛋和乡下的那种土鸡蛋之间的区别,大家认的就是一个“土”字,物以稀为贵。
虽然古茶树油榨出来的茶树油很贵,但是每年都有不少老顾客预订。十斤的一个油壶一般能装9斤多,那一壶老茶油是要六百块钱的,但是这种油据说特别的营养健康。
别的我不知道,反正我们这里只要有人不小心烫伤了或者是装起了大包,第一时间就会取一小匙茶油轻轻的涂在伤处,据说效果不错。
我妈妈最擅长做的一道菜就是茶油焖鸡,你根本想象不到,就我们吃饭的那种小瓷勺,一勺或者一汤匙茶油,能焖熟一只鸡。
茶油放在锅里,把一只整鸡放进去。小火焖,一个小时能够把整只鸡焖熟,而且焖出来的鸡色泽金黄,外焦里嫩,什么调料都不用放,只要倒上一点点略有咸味的生抽,就是一碟美味。
择出来的油茶籽晒干,送到油榨厂去榨油。
榨出油来后,茶籽残渣被压成“茶渣饼”,说是饼,并不能吃,只是形状像饼,硕大无朋的一饼,拿回家,可以喂牛可以作肥料,最神奇的是,每次洗头发之前,妈妈都要烧一锅热水,柴刀砍一点茶渣饼下来,放热水里煮,这水用来洗头发,头发顺滑乌黑。
我妈妈今年已经七十,一头长发及腰,油亮乌黑,偶尔才能发现一两根白发,茶渣饼绝对有功劳。

油茶全身上下都是宝,茶籽壳也有用处。
冬夜漫长又寒冷,围炉取暖,品茶海侃,少不了在炭火里加上一簸箕油茶籽壳。茶籽壳结实耐烧,燃烧过后,还能保持很久的余温,跟木炭一样。
油茶壳燃烧会释放出来一种香味,袅袅上升的烟雾里含着少量香气和油脂,家里腌制的腊肉香肠,架在木架上,用茶籽壳炭火熏,那肉会特别紧致有嚼劲,还有一种天然的香气,尝一口,齿颊留香,几块腊肉几片香肠就能下一大碗米饭,绝不夸张。
故乡的油茶,故乡的茶油,足迹走到哪,都念念不忘,回家择茶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