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正在面试找新的工作机会,前前后后大概也面试了十几家公司了,60%为几百人的中小型企业,30%为100人以内的创业团队,10%为千人以上的大公司。
经历了这么多家的面试,站在面试者的角度来讲,我认为有一个环节的用户体验非常不好,那就是面试前填写信息表这件事。
你可能会觉得这不是很正常的事吗,去面试都是要填的啊。如果这是放在五年前十年前,我觉得很可以理解,但是在2018年的北京,依然有大量的互联网公司在面试前需要让面试者填写信息表,这真的让我感到意外,因为这是一件没有用户思维,用户体验不友好的行为。
我目前投递简历的渠道有boss直聘,猎聘,脉脉等平台,这些平台上企业都可以直接下载简历的电子版,而简历中的信息完全涵盖了那张信息表中的内容,不太明白为什么还要面试者再填一次,也许是我不懂人事,他们也许有其他用途,但是这里一定会有更优的解决办法。
如果以后我是一家公司的创始人,尤其是创业公司的时候,一定要非常重视面试者的体验和感受,首先要做的就是砍掉让面试者填写信息表这件对面试人毫无意义的事情,因为他们可能在一天内填写了好几遍了。
目前为止,在今日头条的面试算是体验相对很不错的,面试邀请的邮件中明确说明不用带简历,提倡无纸化办公。不用穿正装,倡导个性化。当然面试前肯定也就不用再填写信息表,大公司在流程上相对来说更完善,所以体验感受会好很多。
昨天下午去一家创业公司面试,从人事面到ceo面再到coo面,用了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光人事就跟我聊了半个多小时,可能是本来约好面试的ceo在开会吧,所以人事不得不顶上来硬聊一些内容。三个人的面试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问题是重复的,同样的问题连续回答三遍确实感觉心累,最后我都开始表现出随意回答应付的状态。
面试结束后我内心就开始吐槽,约好的面试但是不安排好时间,而且也不提前看我的简历熟悉情况,都是开聊前才翻看,一点也不尊重面试者,来这一趟往返要近三个小时,真不把面试者的时间当时间啊。
上面是我作为应聘面试者的角色,站在自我角度,关注自我利益的情况下,做出的情绪反馈。
我开始反思,自己之前在面试别人的时候是否也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对来应聘面试者没有提前熟悉简历,没有提前充分准备该问的问题,面试过程混乱时间拖延,浪费面试者的时间。
仔细回顾反思,不仅发现自己曾经作为面试官的时候也有这样的问题,而且可能还不止一次两次。但是当时我是作为一个面试官,一个坐在公司等着应聘者上门的角色,很难转换到一个面试应聘者的角色,去考虑他们的一些感受,他们的一些情况,比如应该做好问题准备,面试沟通时间尽量不要拖太长,因为面试者还可能约了下一个公司面试,时间排的很紧张。
而这个问题在我面试别人的时候经常犯,会跟面试者聊的时间较长,出现这种情况主要还是自己对面试的准备不足,面试的经验技巧不够科学体系导致。
但这个问题,作为面试官的时候我从来没意识到可能会对面试者造成影响和困扰,直到最近几天我转换角色变成应聘者频繁的面试,来回穿梭在北京地铁各号线,从北京海淀到朝阳,又从朝阳到丰台,才能真切的感受到应聘面试者的处境和感受。
所以,我们常常说用户思维,要站在用户的角度考虑问题,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真的不容易,原因就是当我们不是用户角色时很难去自然的做角色转换,没法进行角色转换就没法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思考,人们已经习惯了按照自我的思维进行思考。
我经常把用户思维挂在嘴边,但是真正做的瞬间切换为用户角色考虑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一项人生的修炼,没有终点,不断反思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