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经历了高考,我的成绩并不是那么理想,虽然过了本科线,但是对于我而言也只能在省内报考一所最普通的院校。
我的家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对他们而言,只要我能上大学,是好是坏也无所谓,父母不懂我怎么报考学校,面对亲戚的追问,父母就会说:“让他自己选择,我们不懂”。
成绩出来以后,我每天泡在电脑前,按照自己的成绩和之前老师的推荐登陆着一个又一个院校的网页,最终选择出了10个二三本院校决定开始报考。
网上的话具有迷惑性,有的院校网站上好话连篇,有的学校网站连个像样的主页都没有。但最终我还是被一个民办的三本院校所录取。
或许每个家里都有刨根问底的亲戚,我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以后,家里有一定实力的亲戚炸开了锅,有的亲戚问我,你怎么报了这个学校?不怎么样;有的亲戚直接驾车去了那个学校,还拍了学校一堆的照片发给我,虽说有称赞,但是我觉得这很勉强。
开学前的一段日子需要缴纳学费一万多,父母陪着我去了城里,由于父母不懂,找了个城里的亲戚陪我去打钱。一路上,亲戚不断的问我:“你的学校是不是真的,别被骗了,要不给你打一半吧,剩下的去学校看看再说。”而我也只能说:“是,当初老师也是这么说的”。无奈之下,亲戚也只好把学费打进了卡里。
刚开学的那段日子是我最迷惘的时候,全班就我一人考到了那里,人生地不熟,在当时特别希望能认识些人。在开学去的那天晚上,我还是迷了路,幸亏有学长指路,要不然就差点跑到女生宿舍去了。
大学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多姿多彩,尤其是像我们那种不被看好的大学。平时在自习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听导员讲的最多的也是考证考研,直到今日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也在为此努力着。
如今,大学时光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在这一年里我也如愿以偿认识了不少人,学了不少东西。
在学校的业务时间里,我在图书馆看了不少关于心理与人生价值观之类的书,也经常与同学探讨。说实在的,与其看着别人的眼光行事倒不如按着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不可否认,有些人的实力确实比我们自己要强,但是这终究不是我们自己,有些人一夜成名,但有多少人会想到他在成名之前付出了多少。
人是一种自私的动物,我们自己的努力或许会引来其他人的看不惯,但正是这些看不惯才真正印证了找寻自我的方向,只要还保留着曾经理想,并去努力改变,我想,我的“假大学”是真的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