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笑来老师的文章《你能准确预测股价吗?》后,从中筛选出来部分段落以及自我的想法。
[]现在的Google的股票价格是xxx美元。请问,如果让你预测五分钟之后这个价格是上涨呢?还是下跌呢?那么,你的预测准确率大概是多少?
无论你是基于感觉,还是基于你过去已经读过的一些理论(比如“概率论”,比如“随机漫步理论”,抑或别的什么),很可能,无论你是谁,那预测的准确率大概是无穷趋近于1/2。
1/2是什么意思呢?1/2的意思就是“你实际上根本猜不准”,预测正确与否,实际上完全靠运气。
请注意:
[]预测的准确率要超过1/2才有意义,否则还不如抛硬币去决定呢。
如果预测的准确率高到一定程度,比如60%以上,那么也就是说,10次里有至少6次预测准确,那就一直预测下去,不仅要预测,还要用钱去“赌”--长期来看,一定会赚钱,赚很多钱......你应该能反应过来,其实准确率并不需要高到99%的地步,哪怕是确定地高于50%,比如51%,那么“长期来看也一定很赚钱”。
可事实上,对于“5分钟之后的价格是比现在的高还是比现在的低”这个判断,几乎可以肯定,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方法策略,长期来看,你的预测准确率只能是1/2--换言之,无论怎么努力,那个预测都是没有意义的。并且,这个结论实际上早就被实践无穷次地验证过了。
这有点违背直觉,正如“你抛硬币的结果已经连续32次正面了,然而,下次你再抛硬币的结果是正面的概率依然是1/2(因为抛硬币是‘独立事件’)“一样违背直觉。
一切跟概率相关的推论,都是很难被普遍理解普遍接受的--这很正常,因为要看的是”长期总体的结果“,但,眼前能见到的却只有”此时此刻的某些特定案例“,所以,总体上来讲,理解概率论的难度,事实上并不见得低于理解进化论的难度。
但,我个人的观察有一点不一样,我觉得随机漫步假说之所以有争议,其实关键点在于预测的时间期限。如果我做如下的描述,争议很可能几乎没有:
1、短期价格预测是不可能的;
2、长期价格预测是很可能的;
3、预测时间期限越长,预测难度越低......
有一个概念,叫做“赌徒谬误”,指的是:
[]绝大多数赌徒倾向于相信之前的下注结果对当前下注有影响(至少是一定的影响)......
赌徒之所以是赌徒,其实就是知识欠缺,他们无力理解和接受概率学上的那个重要概念:“独立事件”。
自己也买了一点美股港股,也是因为看了笑来老师的文章,知道总体上长期来看,目前的GAFATA是有前景的,是值得投资的。当时入金之后就非常的着急的买了,当时脑袋中也有这么一个观念一闪而过,既然是有前景的,那么就是越早买越好。
就以股价来说,只要基本面是好的,看好这支股票的长期,那么当前入场就是最好的选择,也许有人会说,有可能过几个小时会降,过几天会降,这都是有可能的,但是这可能是多少呢,无限趋近于1/2,既然是不确定的事情的话,那还不如现在投入,然后就买定离手,放着不看。对于投资股票,我就是这样子,一次性入金,以市价直接购买,当然前面经过了一两周的挣扎盯盘,后面慢慢的也就想通了,知道自己看的是长期,短期的波动亏损,只能说是浮亏,自此基本没有再去看过。
对于股市或者币圈,很多人都建议定投,这也是笑来老师建议的,其实定投也就是把一段时间内的价格给平均了,既不会是最低点,也不会是最高点,而且基本对自己的心态以及生活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也许这更适合自己,慢慢的有点喜欢佛系这个词,这也是生活的一种态度。
对于短期的预测,我们知道几乎是没可能的,而当我们看好一个东西的前景,长期的预测可能性就极大了。因为知道是要放长期,那么投入的钱建议是闲钱,当然我也见过不少人ALL IN的,有时候我就在想是不是ALL IN了之后,人就真的会全身心的投入到那当中去呢?其实我有想象过自己ALL IN,但是因为我了解我自己,所以对于我来说,我还是选择资产的合理配置。
毕竟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