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一个女孩交流,她问我一个问题,事情是这样子的:她之前的毕业旅行是打算去泰国的,因为看到朋友圈有朋友去了泰国,发的图片真的好美好美呀,异国风情浓郁,天美,海美,人更美,那一段时间她日夜想象着自己去到泰国之后的景象。
到后来由于资金,由于太远,由于没有人陪等原因,再加上时间一长,没有人在身边秀那些图片了,所以去的欲望也没有那么强烈了。
可直到今天,她看到朋友圈有人在晒图片,又萌生了去泰国的念头,但是现在的她已经有工作在身,不像大学那样可以来一场说走就可以走的旅行了.....
我在思考的一个问题:很多事情如果没有在情绪最高的那个点去做,后来再去做就再也没有之前的那种feel了。
最佳做事的时机,最佳学习的时机,最佳享受的时机,最佳的审美时机......这些都是错过了就一去不复返的。
比如说小时候,很喜欢的一个洋娃娃,哭着闹着要爸妈买,最后还是没有得到。后来长大了再去拥有那个玩具时还会有当时的兴奋感么?反而有一种念头,会想不通当时的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个洋娃娃呢?它并不是很好看呀...
比如逛街,试了一件衣服,觉得很喜欢,很合身,但是翻开吊牌一看,价格很贵。只得依依不舍的放下衣服......下次逛街再看到同款的衣服时,你就发现自己没有对这件衣服的青睐感消失不见了。
洋娃娃不再好看了,衣服不再好看了都是最佳的审美时机已经不复存在了。
很想吃的一种食物,当时没有吃到,等到未来的某一天再去吃的时候,就觉得没有那么香了。这是错过了最佳的享受时机......
小时候想学跳舞,到后来不想学了,这是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时机......
答应了朋友要做到的事情,一次两次三次没有做到,等到第四次你做到的时候,朋友也不再感到喜悦了。这是 错过了最佳的做事时机......
之前很想追的一个女孩,没有能够鼓足勇气去追,到后来发现也没有那么喜欢了,这是错过的最佳去爱的时机......
这些时机的错过有些是客观原因导致的无奈造成的,而有些却是主观因素——缺乏执行力而造成的。
单独的错过,并不会对生活造成多么多么大的损失;但当这种错过累积的多了之后,就会形成一种无法弥补的缺憾。
或许我们需要做的是在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全力以赴去把握那些最好的时机,尽量的让自己的生活少一些缺憾。
所以今天长沙是大太阳,想要到橘子洲头晒太阳的我,二话没有说就去了。因为这是在我的能力承受范围之内我可以去做的一件好简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