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真小佳
毕业论文截止交稿前,我每天蜷缩在狭窄的宿舍里,化身键盘侠,逼着自己写写写。身子僵硬如山,指尖疾驰如飞,不管好词烂句,能码出来就算字数!
那时候,我能想象到的最美好的墓志铭应该是这样的:活过,爱过,硕士论文———过。
1.
引起我关注读研这件事情的不是我手上所钟爱的那些小说,也不是什么著书立说的学术梦想,而是一次在饭堂里的谈话。正确的说,是和我同坐在一张桌子上另外两个女生的谈话,只是我碰巧听到了。
其中一个女生说:我每天的生活就是起床,花一个小时梳妆打扮,化妆穿衣,然后来饭堂吃饭,剩下的不是去上课,就是在宿舍下载论文。
我抬头看了看说话的那个女生,面容娇好,神采飞扬,是那种在人群中辨识度很高的美女。对于这种颜值高学历又高的物种,我忍不住又多看了几眼。
从那以后,对这位师姐的好感逐渐生发成读研的好感。
课程不多,有大量自由的时间可以自行安排;小班课堂,学生和老师直接可以自由讨论;无需考试,每门课程只需要完成论文就可以获得学分。无负担无压力的学习方式。
更重要的是,可以逃避就业换取多三年的玩耍时间并获得一张牛哄哄的硕士学位证书,这等美事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在别人狼奔豕突兵荒马乱的毕业季里,我开始了研究僧生涯。
2
事实上,女研究僧的一天不是我从那位饭桌上的师姐听到的那样:漂漂亮亮地去上课,舒服自在地下论文。正如长得漂亮的人才有可以追忆的青春,白富美聪的姑娘才有惬意的研究生生活啊。其他人的,呵呵呵呵……
首先是慵懒模式。
以我们宿舍为栗子。除了啃大部头的小说,苦读艰涩的理论书,周末大家还得出去家教赚赚外快。都长到这么成熟的脸孔了不能再肆无忌惮的跟家里人伸手要钱。
年龄一大,出个门又觉得好累好累,所以一回到宿舍,大家都步骤一致地看肥皂剧综艺节目放松身心。然后一个晚上就没了。
可能在中文系泡的时间长了,好吃懒做、散漫成性等恶习根深蒂固得令人发指。我们宿舍的日常语录是这样子的:
“救命啊,我的脑袋高速运转了一天根本停不下来,我要看一个晚上的电视剧才补得回来!”
——来自周末需要做一整天做家教的室友的咆哮。
“看了一天的书,头晕目眩。走,我们出去吃夜宵!”
——这是吃货界翘楚室友最爱说的一句话,以及最常做的两件事情:看书和吃吃吃。令我膜拜的是她见识不少食量也不少,长的肉却不多。我深深觉得她把吃进行到学术的境界,品而不肥。
“这几天头好痛啊,不宜学习。做个面膜吧!”
——来自为提升宿舍颜值做出巨大贡献的室友。
“昨天是看书日,今天进入看电影日吧。”
这是我的至理名言,但是貌似看电影都是我每天的加餐。
3
接着是想太多模式。
“那个理科生根本就没办法聊天,他们怎么那么没有文化啊。”室友跟我吐槽刚刚认识的新男生。
想当初我也是以精神胜利法嘲笑理工科的男友没文化,“作为人文科学的学生,我深深的觉得你一点精神世界也没有,没文化。”谁料我男友来了一句:“你够了,我都还没嫌弃你没技术。”把我给笑喷了。哈哈哈。
是的,电脑技术白痴是中文系众多女生的通病,并且是病入膏肓那种,可是这一点缺陷我们却从未放在心上。用男朋友的话说就是:“不仅不以为耻,还引以为豪。”哈哈,谁叫我们学的是关于人类的精神层面(自我YY.pig~ 你确定不是精神病层面嘛)。
大概是小说看太多的缘故,中文系孩子擅长的就是浮想联翩的精神意淫和多愁善感的文艺腔调,经常想太多!!!以至于导师每个星期必备给我们做一次思想工作,开导我们脆弱且纠结的心灵。
“没有男朋友?不怕,我们可以抱团取暖啊。”
“论文写不出来?老师给你思路啊。”
“找不到工作?慢慢来,实在找不到老师再想想办法。”
有师如此,你还敢不看书不读报不做笔记吗?
杨绛先生说过一句话:“你的问题在于书读得太少而想得太多。” 血淋淋的一针见血啊!
其实慵懒之余我们还是会抽出一丢丢时间用于学习的,毕竟毕业论文的大山重重地压在我们的心头!
4
别以为这样就完了,还有最后一式:被七大姑八大姨花式问候模式。
读研究生以后,我被问候得最多的问题是:“不再继续往下读了吧?”眼瞅着我的三姑六婆忧心忡忡的眼神,直到我承认学习成绩差能力不足连硕士毕业都可能成问题绝对不可能读博,他们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这种场景想来真是有趣,小时候因为学习成绩优秀时常被长辈们表扬被作为“别人家的孩子”立牌坊,后来长大了考上了大学又读了研究生,却反而像淘气娃一样让他们恨铁(钢)不成钢(铁)!
每次走亲戚,我们都是阿姨姑婆们心心念的对象。
“女孩子嘛,不用读那么多书,应该早点结婚生娃才是!”
“女孩子读研究生恐怕比较难找对象啊。”
“最近在忙什么啊,别太用功了啊,是不是要考虑考虑其他事情啦!”
……
每一秒钟都可以感受三姑六婆们对我们慷慨而渗入骨髓的爱,因为这种爱以隔三差五、絮絮叨叨、延绵不绝的面目扑面而来,以期将我们淹没。
而我也早已洞悉张这密不通风的网。有些事情确实就是这么的令人哑然无可奈何。现代文明发展到今天,当人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多元社会,我们的自由意志依旧难以实现。
你以为最困扰的压迫是阶级的压迫吗?是权力的压迫吗?当然不是!我们每个人面临的最大压迫其实是你的父母、你的爷爷奶奶、你的三姑六婆,对你进行的无休止、无时差、无间隔的唠叨、规劝、说服、控制甚至威胁。
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压迫是正义的,因为它以爱之名。你真的一点办法也木有啊不是吗?!
后记:
看似慵懒、细碎、云淡风轻的研究僧生活,其实包裹着不愿被辜负的梦想的执念和坚持。故事的最后,也许我们并没有蜕变成自己期许的那个模样。但无论如何,我人生中最美好的7年,能在象牙塔里度过,即便谈不上诗意地栖居,也是被岁月眷顾的幸运!感念大学生涯里遇见的这些人,那些事。
本文原创,如欲转载请简信本人
无授权转载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