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它有一种方法叫互训,用声音相似意义相同的字互相解释,如“衣,依也”,说明这个“衣”在古书中是当作“依”的意思。所以在研究古文时,我们就可以通过读音来猜测字义。这是一种方法,当然还需再结合相关语境才能最终确认。
中国汉字真是有趣,音同义有可能相近,形同义也可能类似。但这都不是绝对的,不能牵强附会。看到两个字音相同,就说它们有联系。
吴伯凡在得到app的专栏伯凡日知录的发刊词中,他提到一次在私塾上的互动。他问:“在汉语里,‘蚕’与‘禅’发音相近,二者之间有没有什么隐秘的关系?”一个学生说:“佛教东传和玄奘取经之路,有很大一部分是与丝路重合的……”
他在文中说佛教东传之路的“主干线”是丝路,换言之,没有蚕,也许就没有作为中国本土化佛教的禅。
上述所讲的“丝路”指的是丝绸之路。蚕吐丝,然后丝织成丝绸。他就把蚕与丝绸之路联系上,再由丝绸之路与佛教东传之路有联系,最后将蚕与禅联系。把蚕的重要性说得很大。
吴伯凡明显就犯了我所说的牵强附会。
“蚕”的读音是“cán”,“禅”的读音是“chán”,它们有平翘舌音的区别,不过,读起来确实相近。但禅还有另一个读音,是“shàn”。当禅读“shàn”,它的意思是帝王让位给别人。尧帝是首推禅事亘古第一人。尧帝过世若千年后,随着佛教的传播,借用了禅的概念进行传播。禅才有了“chán”的读音,才有了佛教的内涵。而禅有“chán”的读音,是与佛教背景或梵文翻译相关的。它与蚕的读音相近,只是巧合。
那佛教的传播是否与蚕有关呢?
丝绸之路,是在西汉时期(前202年—8年),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中国的丝绸,故得此名。
而佛教东来是在什么时候呢?在黄忏华的《中国佛教史》中,他指出汉明帝永平十年遣使西域访求佛道一说,最为佛家所公认。当时明帝晚上做梦,梦到一尊金人,飞进宫殿里来。第二天他就跟大臣们说起这个梦。太史傅毅就说西方有神,名字叫佛。陛下做的梦,难道指的是它?这就引起了明帝对佛道的兴趣,他就派遣几位大臣出使西域,求佛问道。
十年后,大臣们带来了两位僧人,还用白马带回来了佛像经卷。明帝命令搭建精美居所,名曰白马寺。从此,这里是佛教开始传道,也开始有寺院。
虽说张骞出使西域,走出丝绸之路在先,但过了将近一百年后的东汉,才有了为了求佛的出使西域。而他们走的路是否就是丝绸之路,这还难说。即使走的是丝绸之路,只能说“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刚好方便了东汉出使西域。
至于说没有蚕就没有作为中国本土化佛教的禅,实在是夸大其词。在古代,中原与西域本来就常有往来,甚至有战事,这难免就会有一些信息交流。丝绸之路只是提供一条方便之路,而不是佛教本土化的必由之路。
再说了在《中国佛教史》中,黄忏华还提出在永平以前,已有佛教东来之史迹,甚至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
吴伯凡在说完蚕对于佛教东传的重要性后,他还引用卡西尔的话说:“风平浪静是人是想不起上帝的,只有在充满风险和不确定的地方,信仰和祈祷才会盛行。”他指出当商人们踏上这条希望和风险同样巨大的道路时,包含许愿、还愿的信仰已经是一种“刚需”,所以不难理解丝路上的重镇敦煌同时也是佛教圣地。
我同意卡西尔说的话,往往等我们很脆弱时,我们才会想到神的存在。但不同意吴伯凡的推论。如果了解佛教的话,我们就都知道佛教里实际上是没有神的。即使是佛祖释迦牟尼,他也是有肉身的人。修行佛教是为了达到佛陀的境界和彻悟大智慧。正所谓众生皆可成佛。
而吴伯凡所说的许愿还愿并不是佛教的要义,甚至可以说即使没有佛教,我们早就学会了许愿还愿。像我们一开始就有拜天、拜祖先,后来道教兴起,就拜神仙。这都是一种许愿还愿的行为。与有没有佛教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