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需要一颗极其敏锐的心。冥想乃是对生命的全盘了悟,在其中所有支离破碎的认知都停止了。
冥想不是控制思想,因为思想一旦受制,就会引发内心的冲突。
冥想就是觉察每个念头和每个感受,绝不加以是非判断,而只是观察,随着它律动,从这份觉察中你会认清思想及感受的所有活动,寂静就会在这份觉察中出现。
用意念造成的静止是停滞的,是死的;反之,如果思想者能了解自己念头的生起和本质,并了解为何所有的思想都是陈旧的局限,从这个中间产生的寂静,才是真正的冥想,因为冥想者已经不在了,心也已经空了。
如果你用10分钟全神贯注地读这段话,就是在冥想了。如果你只想摘取其中几句话,搜取几个观念待会儿在想,那就不是冥想了。
冥想是用所有的注意力,整体而非局部地觉察每一件事。没有任何人能教你如何这般全神贯注。如有任何派别教你全神贯注,你都只是在对那个方法全神贯注,而不是真的全神贯注。
冥想也许可以算是生活中极伟大的艺术了,没有人可以从别人那里学会它,它的美也就在于此。其中毫无技巧可言,因此,也就产生不了权威。
如果你学着观察自己,观察自己走路的姿态、吃东西的方式、谈话的内容、如何闲聊、憎恨、嫉妒等,如果你能觉察这所有的一切,而不加拣择,那就是冥想了。
因此,当你搭公车时、在阳光照射的树阴下散步时,听鸟儿歌唱,看树叶摇曳,或注视着你的妻儿的脸庞时,你都可以进行冥想。
一旦了解了整个觉察的过程,爱就产生了。
爱不是任何方法或习惯的产物,爱也无法从思想中培养出来,只有在完全的寂静中,连冥想者也一并消失时,真正的爱才可能产生。
心智必须先彻底了解自己的念头及感受的整个活动,才可能静得下来。要想了解思想和感受的整个活动,就不能在观察时加入任何的责难。
能如此观照,就是修炼,这个修炼是流动,也是自由的,而不是臣服于某种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