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直与医学结缘,在大连医学院医科五年,1990年毕业进入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科。4年后,攻读北京医科大学硕士学位,1997年研究生毕业,进入解放军总医院,成为一名肿瘤内科医生。
她第一次面对癌症晚期病人,他们只有治疗、用药、死亡的唯一路径,她明明知道来的人要走,但不能跟病人说真话。
她觉得这不是一个医生的职业生涯,应该让病人了解病情,调整心态,战胜困难。
为此,她不断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就去了德国留学。
德国是保险公司要求随时做体检,因为体检能早期发现疾病,做健康管理才能不生病,晚生病。
而国内市场,”健康体检”没有专门场所,仅在一般医疗机构进行,体检者与就医患者混杂,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健康体检”医生由医院低年资的门诊医生担任,其临床经验难以在早期发现体检者存在的健康隐患;医院的检查科室分散,体检者需要楼上楼下跑;检查结果往往要等一两个星期才能出来;体检结果也只是数据的堆砌,让人看不明白……
在相继考察体验了欧美国家、日本、香港和台湾地区的专业健康体检之后,2002年3月28日,她创办了以健康体检为主营业务的北京慈济健康体检中心和健康管理中心,想让国人注重体检,好早发现,早治疗,早诊断。
当时在中国没有这样一个体系,也没有政策的支持和扶持,艰难可想而知。
作为社会化的民营机构,连买一台核磁共振都要四年才申请下来;而刚开第二家分店时,非典来了,不得不停业,300多员工的工资、房费,一直持续了半年多;到第三家店时,装修好了,医生招完了,却一夜之间被火烧了。
可是,眼泪出来的那一瞬间,她马上镇静下来,所有的员工都在看着呢。她立即着手组织自救,让这家店重新恢复经营。
2004年10月,父亲被查出晚期癌症,她一边拿出所有业余时间陪伴父亲,一边考虑公司的发展,在这中间,被邀请到韩国参加学习,一次体检竟查出自己得了胃癌。她在北京进一步检查后,三天迅速完成了手术。
这次体检,她发现了疾病,救了自己的命,她开始重新审视这个行业的价值和意义。
她决心做真正有价值的体检,真正发现人的疾病。
在比较学习之后,她定位比较合适的价格,使“人人都有权享受体检”,根据服务人群的不同特点设计出了精英族体检、压力族体检、应酬族体检和银发族体检等不同类型;
还根据年龄划分不同类型的体检套餐,加入了中医、亚健康、艾滋病毒等专项检查。
健康体检中心的检查科室都在一个大厅,免去了体检者的奔波之苦;
体检全程都有热情的导诊员;
体检流程清晰,男女有不同的体检线路,充分尊重客户的隐私;
检查分为餐前和餐后两部分,体检中心提供免费营养早餐;
保证客户在4小时内完成所有的体检项目,并且在48小时内由专业医师负责解释最终的健康检查报告。
同时体检中心还为体检者建立完全的健康档案资料,开通健康体检“绿色通道”,对受检者提供医治、预防、中西医保健建议、后续追踪健康咨询,另外还设计了大量中、西医结合的针对“疲劳”、“睡眠障碍”、“体重异常”等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方案等。
2012年,她参加《赢在中国》商业节目以后,她突然觉得线下的产业做的再完整,解决的只是少数人的服务。
为了应该服务更多的人,她计划打造一个以预防为核心,真正做预防、慢病管理、养生保健、用药指导、疾病治疗的资源整合的大健康产业,将体检上传数据用统一编码统一标准化,进行常年的一对一的咨询,做问卷调查,做咨询服务,做管理,把远程医疗,穿戴式医疗,运动膳食的APP跟踪方案,都嫁接在这个平台上去做。
由于其个性化服务,目前全国拥有30家体检分院,拥有体检专业技术人员近600名,10000多团体客户,已成为国内同行业中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服务模式最优、社会影响最大的健康体检连锁机构。
她是北京慈铭健康体检连锁机构总裁韩小红。
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对于成功,韩小红说:“我的成功在于一步步的坚持。
当每次出现那些灾难的时候,我不能退下去,我觉得我身上的责任太大。
当我出现身体问题的时候,我觉得我没有权利离开,我女儿还有两年就要上大学,我必须把她送上大学,给她一个人生的归宿。
我的企业刚做到四家,刚融资到手,刚要发展,我不可以倒下。
还有我父亲查出晚期癌症,判断只有一年,我要面对自己的父亲,我查出癌症,我知道我不能在父亲之前离开,我必须站起来。
是坚定的信念,强烈的爱让我活下来,一步步走出了今天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