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学时我觉得你是我们班最高冷的女生。”
研究生入学一个月后,我们班的一位男同学在闲聊中如是对我说。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自己特别费解,我自认为我确实不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但是也不至于拒人于千里之外呀。但是不幸的是,对我有这样评价的人还不止一个,有位同学甚至戏称:你的眼神能杀死人。听到这样的评价,我简直是哭笑不得,开始反省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会给别人留下这样不够友善的印象。
第一,我是不是长得不够可爱?我天生是单眼皮,单眼皮的人似乎目光比较容易露凶,但是鉴于我目前还没有去割双眼皮的打算,所以这点我是无能为力了。
第二,我是不是常常把不好的情绪写在脸上?就我自己而言,我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人,但是我素来不愿意把自己的负能量传染给他人,所以即使在自己独处的时候我常常会是冷脸状态,但是见到同学,和他们打招呼的时候我都会微笑以示友善。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似乎还过得去。
我并不想让别人觉得我自己是一个高冷的人。我觉得自己还算是一个尚且对人和事都比较包容的人,对这个世界还是友善和充满感激的,我很愿意和自己的同学打成一片。我很羡慕那些像太阳花一样明媚绽放的人,他们身边总是围绕着一群朋友。并且,相反,我可能是一个很话痨的人,在熟悉的朋友面前,我的表达欲其实异常强烈。
我可能只是一个内向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从小我就怕生,见到除爸妈之外的人亲人都尚且不怎么讲话,更不用说是陌生人。我现在也难说清楚那是出于一种怎样的心态,可能是胆怯?可能是不知所措?可能是觉得麻烦?因为这样的性格,我从小被父母数落,说我不善于交流,他们曾经试着强迫我让我去邻居家借东西,以锻炼我的“交流能力”,但我总是推推搡搡,不愿意去,只有在他们为此生气的时候,我才不得硬着头皮,鼓起莫大的勇气去借东西。这样的事情一度曾经是我童年中最大的烦恼之一。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和他人的交际过程中,我“怕生”的毛病好了不少。在学校的时候,和同学之间的交流几乎没有什么障碍,但是我似乎仍然处理不好自己与长辈的关系。例如我很怕老师,我小学的时候语文成绩很好,语文老师对我也抱着很大的期望,有新到的报纸会最先通知我让我拿去看,有演讲的机会会让我先去……但是即使这样,在我的心中,我仍然觉得老师是一种绝对不可挑战的权威,是一种神圣的存在,老师每和我讲一句话我都会莫名紧张半天。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老师的时候,不敢和老师打招呼,似乎也不知道该去怎么打招呼。想想我当时应该也让老师挺伤心的吧,他可以说是改变我人生走向的一个老师,但我这样的学生见了他却连一句问候都没有。
并非只有老师,我对自己的叔叔、邻居,都有一种疏离感。看到他们的时候,我总是扭扭捏捏的,能尽量躲过就躲过,实在躲不过了就怯怯地打一声招呼,那一声,真的是几乎让我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都会紧张不安。为此,父母也没少数落,说我年纪那么大了没有礼貌,他们数落的多了,我也十分心烦,因为我自己真的不像其他孩子一样见了陌生人可以镇定自若、大大方方、亲亲热热、恰如其分地称呼对方,在他们的逼迫之下,我更加厌烦和长辈打招呼这件事,更觉得对于我而言这是一个难以完成的巨大挑战。
现在的我已经二十多岁了,自然再也不会在和长辈打招呼这件事情上而烦恼,虽然做不到和他们侃侃而谈,但是至少礼貌性的称呼不会让我感到压力巨大。但是我,似乎天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不足。我总是和别人有礼貌地保持着距离,我知道这里面有很多原因,包括自己的自卑、敏感。但是要命的是,我是一个群居性动物,我羡慕那些有着很多朋友的人,我羡慕那些能够在陌生人面前收放自如的人,羡慕那些看上去就让人觉得很友善的人。
想来如果我是他人的话,我自己估计也会觉得这样的我是一个高冷、难以接近的人。但是作为一个“高冷群体”中的当事人,我想说的其实是,许多看起来高冷的人,并不是那么难以接近,或许你只要主动向他们表达一些友善,他们就会万分感激;只要你有一点点耐心去靠近他们呢,走进他们的内心,你就会发现别有洞天。
看过一句话:所有内向的人,都会被开朗的人收养。就以这句话结束这篇并不深刻的自述吧,感谢那些愿意走进我们这群看起来似乎并不太好接触的人的内心,让我们在伤心难过的人也有人倾诉、在感到孤单的时候也感到有所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