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后主刘禅一生总共有7个儿子,这7个人并不是所有人都继承了阿斗的享乐本性,而忘记家国大事。他的第 5子刘谌就很有英雄气,一腔的爱国之志,也是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当时邓艾偷渡阴平小道打下了绵竹,诸葛亮的后代诸葛瞻父子战死,消息报给后主刘禅,他十分害怕,不知如何是好,把大臣们叫到一起商量怎办?
诸位大臣中,有人建议后主刘禅说放弃成都,退守南中七郡,说不定以后还可以借助蛮兵反攻。
谯周第一个跳出来反对说,南中蛮人反复无常,一到南中,陛下就会成为刀板上的鱼肉。
这时候又有人站出来说,蜀国吴国是同盟,如今我蜀国有难,可以投奔吴国!
谯周又站出来反对说:自古以来,从来就没有到了别人的国家,还能继续做天子的说法,从形势上看,魏国能吞下吴国,吴国不能吞下魏国,如果先向吴国称臣,是第一次受辱,而等到魏国吞下吴国后,我们又得向魏国称臣,这是第二次受辱,与其受辱两次,还不如直接投降魏国,只受辱一次!魏国必定能让陛下列土封疆,保全宗庙,安定黎民,请陛下深思!
阿斗听了以后,不能决断,只好喊退朝,第二天再说。第二天,阿斗没办法,只能采纳谯周的建议。
后主刘禅正准备派人出去投降,这时候从后殿跳出来一个人,大声斥责痛骂谯周,你苟且偷生的腐儒,怎么敢妄加议论社稷大事,自古以来,你听说过我大汉有投降的天子吗?
后主定睛一看,不是别人,正是他的儿子老五刘谌,老五刘谌这个人,天生一身英雄气,跟阿斗的父亲刘备很像,其他六个儿子都比较懦弱,只有老五刘谌,聪明过人,充满血性!
阿斗见老五出来说话,问他,大臣们都主张投降魏国,不让百姓遭受流血战争,你为什么非要主张对抗,难道你想让成都血流成河吗?
刘谌说:父皇,先帝在的时候,谯周不敢干预国政,如今干预国政,妄加议论,这是什么道理?我私下里计算过,成都的将士加起来还有数万人,大将军姜维的军队就在剑阁,我们只要坚持几天,大将军必定领兵来救援!到时候内外夹击,邓艾就是瓮中之鳖,为什么非要这么随随便便的把先帝的基业就断送在这腐儒的手中呢?
后主刘禅本来不是好斗之人,只追求安逸,于是斥责刘谌,小孩子家懂得什么家国大事,站一边去!刘谌哭着给跪下给阿斗磕头说,父皇,如果真到了那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们父子应该背城一战,为社稷,就算最后战死,到了地下,见到先帝,先帝也不会责怪我们,如今出城投降,死了以后,你怎么还有脸去见先帝!
阿斗不听,刘谌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喊:先帝创业不容易,你们这样随便就放弃了,我告诉你们,我宁死我不受这屈辱!挡在门口,不让投降的人出去!
后主叫人把刘谌拉到一边,终于还是派人出去向邓艾投降。邓艾听说后主投降,心里十分高兴,和后主商量于十二月初一日举行受降仪式,后主把玉玺,户籍册都交给了邓艾!
到了那天,北地王刘谌听说阿斗要进行受降仪式,他带着剑怒气冲冲,准备进内宫,他的夫人崔氏问他:大王今日为何怒气冲冲?刘谌说:夫人你不知,父皇今日投降魏国,社稷从此破裂,我想先去地下见先帝,不想跟着父皇受辱!
崔氏听说后,连说好好好,夫君,请让我先走,你后来!刘谌奇怪的问:夫人为何要死?崔氏回答说,夫亡妻死,你又何必问呢,说完,就一头撞向了柱子,脑袋崩裂。
刘谌见妻子已亡,走进内室,又把三个儿子用剑杀死,斩下妻子的首级,放到昭烈皇帝的大庙中,哭着对昭烈皇帝的遗像说,我羞于见先帝的基业就此转让给他人,所以先斩妻子,以绝挂念,我随后就会结束生命,报告祖宗,祖宗如果有灵,一定会知道我的心思!
然后大哭一场,眼中都哭出了血泪,最后自刎而亡,蜀中百姓听说以后,无不哀痛!
参考《三国演义》
评论
阿斗一个追求享乐之人,能生出刘谌这样的血性男儿,这可真是太难得了。只是刘谌生不逢时,生在这乱世之中,空有一腔报国志,却无任何用武之地,只能用自刎来表达自己的不投降之心,实在让人唏嘘感慨!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