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们知道了一定要和专业的人合作,但怎么判断是不是专业?有没有什么标准?
答:专业就是赖以为生的手艺。
判断一个人是否专业也要看对方是不是在靠这手艺生存,所以生存是关键。
不仅仅是职业,还需要在职业领域内有较长时间的积累和建树,他可能现在正干着一份工作,拿着一份薪水养活自己,但这并不足以称得上手艺。
手艺类同于核心竞争力,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依然可以以此生存。
如果在领域内经历过惨烈的搏杀并成为最终的优胜者,那么就会有一种场景,一个特定领域别人都没有任何认知的时候,他能在瞬间得出判断结果,这个结果就像浮出海平面的冰山,而能做出瞬间判断的支撑就像是隐藏在海下的90%的部分,那就是长时间浸润形成的系统,比如福尔摩斯能在初见华生的瞬间判断出他刚从阿富汗回来,但要还原结果的推断过程可就费劲了,这是福尔摩斯观察入微和逻辑推理的综合呈现,背后是长期的积累和训练。
这就是专业。
我们都知道肌肉记忆,最开始学开车的时候,那真是高度紧张、小心翼翼,总觉手脚都不能协调,上路时间足够成为老司机后,一系列操作根本不用过脑,从起点平安开到终点,路上有各种左右转向、穿插、倒车等操作,但哪个老司机能说出开车的过程?
技能的习得就这样。
再比如我们学英文,先从背单词开始,读课文说话,起初总会在脑子里先做对应文本的翻译,等到精通之后,尤其是在英语国家生活过一段时间,英语变成每天使用的第一语言,那么也会到向母语一样的程度,张嘴就来,不需要过脑。
搏击训练要求的是反应、速度和力量,一开始除了体能训练之外,基本就是带上护具陪练,就是挨打,未经训练是没有反应时间的,挨打挨得多了,就会有下意识的躲闪,再加上持续的攻击和对打训练,会根据对方的肩、腰部位的移动判断攻击方向然后做出最合适的应对,所谓高手就是可以做到更快以及料敌在前,同样的,也是不过脑。
技能习得可以说就是肌肉记忆,专业的最基本标准:不过脑就能做出最合适的应对。
当然技能领域有的过程相对简单,有的复杂度高,但大道至简,大道也是相通的,反复训练、获得反馈、以及与外界博弈,博弈越激烈,生存下来的越是水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