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越是厉害的人其实服从性越高,抱怨是对服从的发泄,并不是反抗。”
前段时间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有点受触动,想着内卷越来越严重,很多人对工作其实都有抱怨,但我发现,身边对工作越多抱怨的人,反而没有选择辞职。可能真应了上面那句话,抱怨是对服从的发泄,而不是反抗。
在帆书听了《宽容与执拗》这本书,讲述了北宋司马光的人生,司马光尊君,他认为“一切荣耀归于皇帝。”
仔细想想,无论在哪个组织,公司还是机构,只要拿了工资,的确有义务接受管束。
要想获得自由,要想不被管束,最好的办法,是自己掌控工作,成为自己的老板。
昨天瞟了一眼某个公众号的标题,大意就是赚够一百万,其实就是把价格500元的商品卖出2000份,一下子觉得具象化了不少,我一直在想,如果有300万的存款,真的可以辞职了。
当然,除了工资,没有其他赚钱途径的我,想赚够300万,不如说是痴心妄想。
有个朋友前段时间辞职了,专心做起了自媒体,挺羡慕他的,勇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真正做自己,可能会快乐些,但我不确定,这样会不会带来更多的烦恼。
不过,勇敢的人先享受世界,这话应该说得通。
看过一篇公众号文章,大意是如果感到焦虑,是因为主体性丧失。
简单概括,就是活在了别人的评价体系里,没办法看见真正的自我,没办法舒展真正的自我。
高薪如何,稳定如何,如果不被看见,如果背离了初心,的确越来越焦虑。
只是一个提线木偶,只是活在了别人眼光里的没办法自我表达的人,
还谈什么主体性。
压抑、焦虑,无法真正的舒展自我,难怪越来越写不出来内容。
网上总有公众号说,学习爆文写法,然后收获了多少粉丝,收获了多少流量。
可是,为什么非要学习某种模式,真实的内容不好吗?
当然,水至清则无鱼。
太真实了就会看透人性。
就像职场,如果在某个业务部门,干着综合的活计,别人是看不见的,只有主责主业才是亮点。
很多话没说明白,可是眼睛看得见呀。
所以,难得糊涂。
我以前总觉得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怎么样,
但我发现这个世界上混日子的人其实也不少。
不清楚别人究竟怎么工作的,
但我渐渐发现,与其自己选择逃离,
不如以不变应万变。
职场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其他的不用操心太多。
走一步看一步,未来谁知道?
闲暇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减少点焦虑,对人生多点掌控。
失去了主体性,的确很难自信,很难立起来。
可,如果认识到了这一点,
就缓缓集聚力量,慢慢努力。
可能还是选择写作,
但一开始也不是非要达到什么目标,
哪有那么容易了?
坚持写,剩下的无需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