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又措不及防地过去了一半,时间慢慢在溜走,然而感叹的不止是岁月如梭,还有那些回不去的儿时。
虽然已经和儿童沾不上半点关系,但也“不知廉耻”的高呼:我要过儿童节!
有人说,有两种人想过儿童节,一种是没有长大的人,一种是不想长大的人。
成年人想过儿童节,卖萌,扮嫩,凑热闹?可能兼而有之。但是我更想回头看看已经走远的,我的童年。
想到小时候,和爷爷奶奶住的时光;想到小时候,一个人趴在阳台上一边画画一边看别人钓鱼的时光;想到小时候,晚饭后在河堤散步的时光。
不得不承认,内心深处一直有些许童年情结,有太多的理由去怀念那个一去不复返的美好时光。
#01
小时候奶奶外出的时候,偶尔会留我一个人在家。这个时候,不捣蛋好像对不起自己?我能捣蛋到什么程度呢,把房间的窗帘剪了一个大口子,把奶奶的裤子烧出个洞,把水倒得整个客厅都是……
通常这种情况下少不了挨一顿打。奶奶喜欢用不求人打我,有一次冬天她打我的时候,我逃跑已经来不及了,可是我却发现一点都不疼,原来是我穿了好厚的裤子,一点都不感觉到痛,可我还要装出一副痛彻心扉、洗心革面的样子,看来戏精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哈哈。
在上幼儿园的时候,爷爷开了一个小卖铺。我很喜欢呆在小卖铺里,因为有吃不完的小零食,我老是会趁爷爷不注意,偷偷把零食往嘴里塞了又塞。
爷爷是个很温顺的人,而且在我眼中爷爷还是个知识分子。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就是爷爷教会我如何写我的名字,教我如何打算盘,读报纸给我听。
在铺子里有一张太师椅,我很喜欢坐在上面,就像摇篮一样,和爷爷一起听粤曲一起看DVD,到了饭点,他会拉着我的小手慢慢散步回家吃饭,那段日子是我和爷爷最开心的时光。
爷爷对我的影响很大,在我心里,他是个大英雄。
#02
长大总是人的必修课,无论从什么阶段跨越到什么阶段,变化总是显而易见的。
上小学后,爷爷把铺子关了。奶奶也很少打我了。
我开始一个人上学,一个人写作业,周末时会和隔壁屋的小伙伴一起玩耍。那个没有智能手机,人与人交往也不是很方便的年代,我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时而一个人趴在阳台看楼下的人散步遛狗,看桥上的车辆疾驰而过;时而拿出绘本默默涂色,时而呆呆的看着电视默不作声。
那会妈妈会在周末到奶奶家里来看我,总是在陪我过了一夜之后,第二天在我醒来前就赶回乡下上班的地方。
有几次我醒得早,碰巧她正要出门,我便使出浑身解数,想要挽留她,结果也当然只是像大多数小朋友闹别扭那样子,无疾而终。最后还是只留下我一个人在奶奶家。
幼儿园的时候是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到了小学才会觉得说别人都是爸爸妈妈送去上学,都是爸爸妈妈去开家长会,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得沮丧,我也忘了。
我的童年结束在六年级,那一年,我最敬重的人,永远离开了我。那种感觉,就像是《城南旧事》里面所描述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后来,我搬去和妈妈一起住了,时不时回去看望奶奶,和她聊天,陪她逛街。我慢慢知道,岁月并不会格外眷恋任何人。
#03
有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而有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
惊觉时,童年已离我越来越远,而我内心封存的关于那段时光的记忆,却从未淡却。
我知道回不去,但我偶尔想起,那依旧让我觉得很温暖。
我们在不断前进,却很少有机会停下来回头看看。
时光的长河在不经意间悄然溜走,我们需要的,或许仅仅只是一个回忆过去的借口。
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摘星少女Ry
一个正在成长道路上记录生活的女孩,让我们一起进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