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欢乐颂2》正在热播。第一部有多心疼樊胜美,第二部有多讨厌樊胜美。不管是对待爱情,还是对待亲情,她都没有尽职尽责。
爱情的本质是让自己过得更好。这句话没错,如果一段爱情让自己过得越来越差,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谈这段感情?樊大姐的认知中,爱情的本质也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三十多岁的樊大姐最终接受了王柏川的追求。对于王柏川,她是喜欢的,但是喜欢不足以去对抗那些家庭琐事。她也付出过,她拒绝了豪车(陈总)的诱惑,她也流过泪,但是她流过的泪仅仅是为了被羞辱的羞耻。
王柏川很努力的爱樊大姐,努力到去欺骗。他上高中时就喜欢这个漂亮又眼高于顶的姑娘,女神=梦想。再次重逢,发现这个姑娘还是那么美丽,于是男人的好胜心驱使他一定要追到这个姑娘。看到心爱的女孩身世可怜,那么无助,激发了自己的英雄情怀。于是下意识地去帮助她,呵护她。
久而久之,当他发现他的能力不够去帮助她身后如同泥沼的家庭,又看着女友步步紧逼,分手是必然的选择。口口声声说一起努力,却还是指望着王柏川。
樊胜美没有错,她唯一的错就是把希望寄托到别人身上。尽管这个人是自己的男朋友,有可能是余生与自己并肩作战的那个人。她太渴望能在这个大城市有一个家了,她希望王柏川可以在上海负担得起一所房子,步步紧逼,而王也是一个爱面子,又外加虚荣的男人,所以只能惹来欺骗与争吵。
连安迪都不能理解,像樊小妹这样既漂亮又有能力的人,为什么要把希望寄托到另一个人身上?
我要做你旁边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与你站在一起。爱情最好的寄语就是我们相扶相持,患难与共,为了彼此的幸福而去努力,最后成为彼此的幸福。
樊小妹式亲情,一种被需要的虚荣。还记得那个第一部在江上哭泣的樊大姐吗?她无助,甚至绝望。我们痛恨那个偏心眼的妈妈,鄙视她的哥哥,在电视剧播出后,有人向樊胜美的扮演者蒋欣打钱。
一直以来我们被那句“父母都是爱我的”蒙蔽着,我相信,绝大多数父母都爱着自己的孩子。可是还有很小一部分的父母他们重男轻女,儿子是宝,女儿是草。像小樊的家庭,那种偏爱的程度令人发指。
她养着家里的所有人,爸爸妈妈,哥哥嫂子,不懂事的侄子。这些人就像吸血鬼一样将她榨干,就连嫂子都说,“雷雷说,姑姑很厉害,以后找工作都要靠姑姑呢?”樊胜美就是这样享受着被一家人需要的虚荣,一步步沦为他们的生活保障。
对于父母来说,小樊就是信用卡。假如她一开始可以顶着父母的指责,义正言辞地告诉他们,你生了两个孩子,不是我一个。肯为自己多谋算一些的话,也许悲剧会减少一些。她的不忍心,对于家人来说,是无尽地纵容。诚然,百善孝为先,但是无原则的帮助只能害人害己。
无私和虚荣的区别在于无私的本质是帮助别人不计回报。樊胜美的做法感动了别人,委屈了自己。她以为自己是一个很强大的人,但是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能你有一天帮不了了,所有以前的好被磨灭,换来的永远是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