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和媽媽,是孩子在這個世界上最親近的兩個人,沒有之三。他們給與孩子不同方式的愛,不同角度的滋養。但是因為人群中男性偏理性,女性偏感性的人格類型論,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媽媽尤其心苦。
一位高三學生的媽媽,假期來咨詢,想幫助孩子實現夢想又無從下手。女兒學習成績不錯,無論級部還是班裡都名列前茅,女兒也非常努力,想做的事一定拼力完成。媽媽很想讓她再提高一些分數,在一年後的高考志願填報中有更多籌碼。女兒則認為我已經非常努力了,為什麼成績總是不匹配。在非學科輔導的學霸訓練營的選擇上,媽媽持有相當的懷疑,不做學科知識輔導,怎麼可能提高分數呢?會不會浪費了孩子的時間呢?遍詢身邊的人,爸爸不理解,同學的媽媽們不知道,就連班主任老師也擔心訓練輔導會影響成績呢……
我深深地理解,可規劃師的職業要求攔住我不能替她做選擇,儘管透過聊天屏幕我已經感受到亂得解不開的糾結。
我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給這位媽媽解釋孩子學習的特點,欠缺的地方,以及孩子天生具備的關鍵成長優勢。
她說:老師,我相信您,為了孩子,我就做一回主!這種堅毅是為母則剛的本能,只要孩子好,媽媽一切皆可付出。
為了她的這句話,我整夜睡不著,反復思量能夠帶這個孩子成功的路徑,儘管每年帶的孩子都有很好的結果,但是每一份信任都讓我充滿敬畏不敢放鬆,因為我也是媽媽,我要替媽媽們實現這個階段的育兒扶助之責。
一年之路,於人生,很短,於孩子,很重要,於媽媽,可以依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