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电影大概情节是一位妈妈和有钱人家的公子哥儿相爱,不曾想因为家境相差甚远,公子哥的父母不同意,硬是活生生地把人家拆散了。这位妈妈生下孩子,就被逼得和自己孩子分离,看得我是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心想母爱真是伟大啊…
古往今来,很多父母都崇尚棍棒底下出孝子,觉得对待孩子就该严厉,要求他们要赢在起跑线上,没考一百分不是打就是骂,这样的氛围很是压抑,没法让孩子呼吸到一口新鲜空气,不禁让人唏嘘!
社会上很多人从事很多相关职业都需要有从业资格证书,而父母这个角色许多人也许都是在懵懂无知中就当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场兵荒马乱的开始呀。
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看过不少家庭父母育儿的方式方法。其中也有不少让我很是赞赏的做法,比如“赏识教育”,“低声教育”…
今日听到这本书,真心觉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所以父母要严格自己,树立良好的榜样。
一开头,主持人就抛出问题父母们是不是都喜欢孩子在学作业时在旁边盯着?毋庸置疑,肯定很多人的回答是必须的。没有盯着要是他偷懒怎么办?开小差怎么办?各种担心和着急呀。而这位妈妈的做法是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完成。有一次,孩子忘记写作业了,躺床上睡觉了才想起来自己作业没写。妈妈丝毫没有责备的语气,只是告诉她想现在做还是明天做,不然这次作业就别做了。结果孩子没有任何抗拒心去完成了。
现场另外一个人说到用陪伴的方式看孩子写作业会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一个孩子知识水平低,自律性才会低。所以在孩子幼儿期就要开始塑造孩子自我约束的习惯,著名教授李玫瑾也说要在孩子六岁之前给他立下规矩,让他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有原则,但适当时候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给孩子足够的信任,自由和爱,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听到这里我不禁频频点头,平常看那些新闻,被虐待被忽视长大的孩子,多少心理上都会有一定的问题或者性格有缺陷,轻则玩物丧志,重则自杀了却生命。
我们在这个社会上会扮演很多角色,每个角色赋予的责任和担当都不同,这需要我们多去学习,多去动脑筋思考,多去经历。
今日分享的这篇听书心得,希望很多人看到了能够在育儿方面有一些心得,一个家庭给予孩子的是爱,是肯定,是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