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6日 星期天 晴
上午十点半孩子有画画课。我们一向起得很早,便抽出早上的时间,驱车至家附近的竹林寺游览一番。
竹林寺深藏于郁郁葱葱的山峦之间,从外面望去,只有小小的一个寺庙。我们正要进入,门口赫然立着一个售票处。家人说:“就这么个巴掌大的地方,还要收费,也没什么看头。还是去山上采槐花吧。”
女儿隔着木制栅栏,一脸好奇,踮起脚尖探头探脑地望着:“妈妈,我想进去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我看到门口墙上挂着简介,顺势给孩子读了起来:“竹林寺,始建于金代,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亲下圣旨修缮竹林寺……”
读到这里,我不由得肃然起敬,看来这座寺庙来头还不小呢。我转而对家人说:“我带孩子进去看看,你们去采槐花吧。”
女儿欣然跃入寺庙的小门,我紧随其后。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殿,大殿前的空地上依地势而建了一个池塘。池塘并不大,中央矗立着一尊观音的石刻雕像,手持宝瓶,慈眉善目。池中的鱼儿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
抬头环顾寺庙四周,青山环绕,满眼的郁郁葱葱。整个竹林寺一片静谧,只有我和女儿两个游客,然而却没有一丝阴森之感。早晨的阳光千丝万缕地照耀下来,似乎唤醒了院子里的每一株草每一片瓦,一切都那么温暖而有力量。满园只听得鸟儿清脆的叫声和若有若无的佛家音乐,真是舒心。
“真是个好园子。”我感叹道:“没有一丝一毫的商业气息,真是又干净又纯净。”
我们绕着池塘转了一圈,一个工作人员路过,向我介绍道:“再去后面转转。带着孩子来好啊,大殿旁有文书菩萨,带着孩子去拜拜。”
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大殿还未曾涉足。拾阶而上,到达顶端后,穿过我原以为只此一座的庙宇,眼前顿时开阔起来。
依然是青山环绕,满目翠绿,一片生机勃勃。但这回青山像是张开了更大的怀抱,将整个寺庙拥入怀中。
青山环绕之下,竹林寺犹如一聚宝盆稳稳地坐于其中。正殿岿然于一面青山,须得仰望,极有气势。
院中的亭台楼阁,甚是精致。一物一景,都颇具情趣。我问女儿:“看到那是什么了吗?古人用的井。”
女儿轻快回答道:“看到了。井口上面还有四只乌龟,两只有头,两只没头。”
我仔细一看,才发现,果然如此。四只小小的石刻乌龟俯在井口的四周,有两只的脑袋已经不知踪影。我不由得感叹,孩子的观察力真是敏锐。
蜿蜒曲折的小路尽头,又是高耸着的台阶,上去后是竹林寺的正殿。
没想到在这豪迈的北方寺庙,竟也感受到了江南园林曲径通幽的风格。“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形容这座寺庙的建筑风格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步入大殿,我和女儿安静地踱步参观。进来一位师傅,向我们缓缓介绍这里物件的含义,我听着真是神奇。女儿看到佛前摆的贡果,突然冒出一句:“妈妈,我饿了。”
我笑道:“那是神仙吃的东西,你不能吃。”
谁知出乎我意料,师傅亲切地说:“我看看,拿一个火龙果给孩子吃。”
我急忙连连摆手,“不用不用。”
师傅依然微笑,向我解释:“这贡果是极好的。很多孕妇、老人都专程前来求取。给孩子吃吧。”
我惊讶又惊喜,连连道谢。
师傅又指给我文殊菩萨,告诉我,带着孩子可以到此一拜。我并没有佛家的宗教信仰,到这里后受此渲染,于是虔诚地双手合十,拜了文殊菩萨。
起身后,一旁的师傅夸道:“这孩子的样子真认真,你做一步,她就做一步。”
“小孩子就是有样学样。”我笑道。
和师傅道别后,我们又漫步下山。太阳的光芒比来时更加灿烂夺目,园子里一片生机盎然,鸟语花香。
静谧中,听到一阵沉闷的动物叫声。我们循声望去,角落里有一个石筑的小窝,犹如固若金汤的小堡垒,只留一个小小的洞口,堡垒外面由密密的铁丝网拦着。
不知是什么动物,我和女儿好奇地一步步逼近。离栅栏还有五六米远时,轰一声从洞里窜出一个黑色的庞然大物。“妈呀!”我吓得拉起女儿拔腿就跑。
待跑到远处,回身定睛一看,才发现原来是只黑色的藏獒,还在朝我们吠叫。可是,再仔细一看,竟然边摇尾边汪汪。
我朝它挥挥手:“嗨~”那藏獒竟摇得更欢了,虽然体型庞大,但毫无恶意。
我和女儿顿时恐惧全无,一身轻松。
“妈妈,瞧刚刚把你吓得。”女儿笑我刚才的窘态。
“那是,我最怕咬人的狗了。”
话语间,我们再回头看看,那藏獒竟然不见踪影,堡垒一片寂静,仿佛刚才的那一幕从未发生一般。
“它大概是回去睡觉了。”我分析道。
“妈妈,这个狗应该是条聪明的狗。它看咱们是好人,所以不咬了,对吧?”
“嗯,有道理。哈哈,原来,这里的狗也有灵性。”
跟随者孩子,一路蹦蹦跳跳,欢快地下了山。
出了寺庙和家人汇合后,给他们一一讲述我们的所见所闻。家里人甚是好奇,相约下次再同游竹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