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两天在读一本书叫《六神磊磊读唐诗》。
这本书是很神奇的,在网上传阅的也很广。六神磊磊本人也是积累了近百万粉丝,自带流量和光环。
很是难能可贵,在这样一个人心浮躁的年代,竟然还有这么多人对唐诗感兴趣。
也许很多人小时候会很讨厌读诗,老师逼你背,家长逼你背,甚至还要默写出来,考试还要出诗词填空题。
慢慢地,本来极美的唐诗就在小孩子们的身上留下了一个敬而远之的印象。除非考试考,我才背才学。抱着这样的态度来看唐诗,即便是再丰润有趣的唐诗也会枯燥乏味。
对于我来说,也是这样。宁愿花大量时间读那么些通俗读物,也不敢轻易沾染唐诗宋词集。说不上讨厌,反正就是敬畏,也无从消受。
前段时间,无意间看到了作者六神磊磊说,唐诗,是一种错过它的遗憾指数极高的东西。
是的,我从来不觉得有什么东西是非学不可,但是当某一样东西开始慢慢靠近你了,那也是你要开始去领悟它的时机到了。
人生二十余年,我开始读起唐诗了。
这不像我们小时候背唐诗三百首那样交差事,而是随着年纪的慢慢增长,心目中那个唐诗的样子开始变化了。
不知不觉之间,你或许觉得它美了,有趣了。配得上你了,或者说是你配得上它了。
六神磊磊有一句话打动了我。
他说,其实,只要你认识常用汉字,懂得二十一世纪的汉语,你就是唐诗的有缘人,你和唐诗的距离,真的只隔一道矮矮的墙而已。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翻墙的人,帮你翻过唐诗那道墙,去折出几枝带露的花儿来,拿给你看。喜欢的话,你就可以自己去找正门参观。
所以,我来找这扇门了。尽管不称职,但至少我开始主动学习了。
02
第一位我想说的诗人其实是个皇帝。
他是大家的老熟人,号称“小玄子”,是金庸作品中的男主角,也就是康熙皇帝。
在我们的历史上,这位康熙皇帝向来都是一位文治武功兼备、雄才大略、爱护百姓的圣明君主。
据记载,他虽然是满族人,但他通晓满、蒙、汉多个民族的语言,他的书法、诗词俱佳,文学素养极高,还酷爱唐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才子。
要知道,唐代是什么时代?是诗人一个比一个厉害的时代,没有一点儿底气是不敢乱写的。
为了读到天下最好的唐诗,小玄子做了一件事,大手一挥,想要搞出一本《全唐诗》。但是光凭他一个人人,即使是皇帝,也是搞不出来这么一本鸿篇巨著的。于是,他就选中了一个人去帮他修书。这个人,大家都知道,那就是作家曹雪芹的爷爷曹寅。
曹寅也是个能人。为了完成这份千秋伟业,他接到任务后,就立马率领数十位饱读诗书的翰林学士,在扬州开局修书,大张旗鼓,基于前代诗人季振宜的《唐诗》和胡震亨的《唐音统签》,开始编著《全唐诗》。
那是一个诗歌流行的年代,也是一个诗歌极衰的年代。
这多半不是因为我们的那些大诗人懒,不好好写诗,恰恰相反,盛唐和中唐的很多诗人一生写出了几千首诗。而是后人不给力,没能把他们的作品好好保留下来,真正流传下来的也就那么几篇,可谓是凤毛麟角。
由于诗文数量太少,今天我们几乎都没法研究这位诗人的风格到底是什么样的?其他作品的水平究竟如何?主要爱写什么题材?更擅长五言还是七言?这都成了谜。
而只能说,这是他的名篇,那是他的绝句。是不是有点可惜?
值得欣慰的是,那本辛辛苦苦编撰的《全唐诗》完工后被交到了康熙皇帝的手里。
身为后来人,我们还真得感谢康熙皇帝。
因为他身上那股有点倔的文艺气息,很多唐代有名的诗歌得以流传下来。
也因为如唐寅那般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们的努力,这些唐诗才能历经浩劫,穿越水火地出现在我们的书本里。
说回到康熙皇帝他自己写的诗。真是数量惊人,题材广泛。诗歌简直就是康熙皇帝平生的一个记录,就像今天空间里的日志一样平常。
史上对他的评价:康熙的诗,大气磅礴,意境高远。让人读来,回味无穷,是不可多得的帝王诗词中的佳作。
03 附录
我收藏了一个比较专业的解析:
澄海楼 康熙
危楼千尺压洪荒,聘目云霞入渺茫。
吞吐百川归领袖,往来万国奉梯航。
波涛滚滚乾坤大,星宿煌煌日月光。
阆苑蓬壶何处是?岂贪汉武觅神方。
这首诗大意说:
险峻的山海关城楼,高高矗立在荒凉的大地上,俯镇汪洋大海。极目远望,水天一色,云霞接入烟波辽阔的大海。这里的大海吞吐着百川河流。来朝的万国,从这里通航。波涛滚滚,让人感到乾坤之大。夜空群星璀璨,闪耀着清冷的光辉。蓬莱仙境在何处?不用像汉武帝那样去寻找了。
这首诗是康熙八年九月写的。那时康熙皇帝仅十八岁,却流露出君临天下、踌躇满志的心情与气魄。此诗写得很有气势。
作者视角从山海关城楼,向远处拉伸到海平面,思维又延伸到乾坤的广度,发出了此地如同蓬莱仙山的感叹。此诗,气势宏大,具备吞吐万象的气度。
明天继续接着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