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已经准备开始看第三遍了,之前一直胃口大得很,想把整本书吃到肚子里,然后梳理出个大框架,再填上所有的知识点,无奈功力太浅,尝试了好久,都无法提炼出能放在一个文章的篇幅内的结构,还是“扎硬寨,打呆仗”,先把一个一个收获体会罗列出来吧。
第一个收获,就是关于认知差异。
我非常喜欢脱不花在序中提出的观点,人与人的区别,可以归因于一点,“认知差异”。
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明明看上去很浅显的道理,大多数人都理解的情况下,总有一些人死活明白不了;面对同样的情况,不同的人会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断;有时候领导说的同样一句话,有的人能听出话外之意,而有的人就只能从字面上去片面理解。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人和人之间存在着“认知差异”,认知差异可以认为是不同的人对事物本质和基本规律在认知上的不同。
为什么会产生认知差异呢?应该是受各人教育水平,知识结构,思维层次,以及人生阅历的不同的影响,归根结底,也就是个人的学习能力及实践转化能力的差异。另一位作序的徐金琪,专门提到了成甲超于常人的能力在于做“跨界”的事,能“跨界”,在于成甲有属于自己的一整套学习方法论,能让他多角度进行观察,多角度进行学习,发现事物最基础最本质的规律。
认知差异会带来什么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社会分层,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和认知水平趋同的人交往,“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大多数在社会交往中,都不太喜欢出现对牛弹琴的情形。所以,才会形成那么多的“圈子”,我们看到的都是优秀的人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平庸的人很少能真正挤进精英的圈子。
谁都想进入到更高的“圈子”,这本《好好学习》就是试图帮助我们通过提升学习层次,提高认知能力,优化知识结构,占据认知优势,实现个人崛起,从而能进入更优质的社会群体的行动指南。
这也是我理解的,全书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