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人工智能正在改变着世界,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环境、教育的生态、教育的方式、师生关系等都将发生深刻的变革。教育的功能已由传承、教授转向满足学习者需求的服务转变。传统教育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而互联网思维下的现代教育已经变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的主要作用将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需要从教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放弃主导地位,从教师向导师转变。 而未来的教学将真正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未来线下的老师会针对线上的内容,让整个线下的过程变得越来越有针对性,越来越个性化。作为一名现代型的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实践能力。教师要做的是为学生营造一种合适的环境,指导学生正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策略和方法。
一个新的起点,一方新的平台,一段新的征程。新学期,我对自己教育教学道路上,将且行且思,自加压力,不断成长,具体规划如下:
一、努力做一个智慧的实践者。
有人说“实践者是最指挥的”。的确,任何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检验。所以,我的成长首先得立足课堂。虽然是短短的40分钟,但要做一个智慧的实践者却是一门艺术。首先,我要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优势,多找一些与课堂教学息息相关的内容,激发孩子们学习热情,让课堂真正的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运用互联网技术,了解每个孩子不同的优缺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帮助不同孩子进行不同的教学活动引导。其次,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就得对教材有深入的研究,对教学有精心设计,对学生的全面了解,对课堂的灵活掌控,把每一个40分钟当作提升自己的机会,提高专业修养。
二以反思促发展。
反思是一个自觉、自省、自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是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拿老眼光和经验来对待一切问题,因此,要尽快跟上新课改的步伐,加快自己的成长速度,应该善于反思,善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一个现代新型的教师,更应该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对自己的每一次实践进行深刻的反思,且行且思,通过不断的总结来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专业素养。
三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营造“爱的家园”
师爱是教育的灵魂,师爱是给予孩子们学习的动力,是开启孩子们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孩子们内心世界的桥梁,是营造“爱的家园”基础。今年暑假我参加互加计划学习,听了王晓野老师的《用艺术开启山里娃的幸福人生》课程,太让人震撼了,王晓野老师对孩子们充满爱,付出她的所有的爱,去温暖、感化学生,在这份爱中实施我们的教育,我要像王晓野那样,做一名有情怀,有爱,充满智慧的好老师,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一切皆有可能,相信爱的付出必有爱的回报。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就是要爱学生,这就是说要求教师尊重他们的自尊心。自尊心是不断向上追求、进取的动力。教师不仅成为孩子们的教导者,还要成为孩子们的朋友,要和他们一起克服困难,一起感受欢乐和忧愁,上课时,向学生露出亲切的笑脸,投去友善的目光,进行交谈式的教学,下课时,留在教室和学生们,谈心,说笑话......与孩子建立民主、平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形成友好、愉快、轻松、和谐的心理气氛。用爱心去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给他们插上探索知识的翅膀。
四始终保持专业的情怀——激情
教育是一项需要献身的职业,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职业。人们都把教师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无上的荣誉承载着多少人对我们教师的嘱托,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的责任之重大。那么要挑起这份重担,我们就需要有为之献身的激情。因为,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这份职业始终怀着一种激情,才能在这平凡而伟大的人生道路上走的坚定和从容。当我享受学生成长的喜悦时,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的。在这个日渐浮躁的时代,要忍甘于孤独寂寞,让自己的想法落地生根。也许我们是清贫的,但是我们也是富有的,因为,我们用我们的爱心塑造着一群群鲜活的生命。
愿通过互加的学习,在教育的这条路上,让我们努力奋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成为新时代的优秀教师,我也能成为像王晓野老师一样的伯乐,改变学生的一生。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