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育儿分享】你是在逗孩子,还是在捉弄孩子?

快过年了,很多人都会回老家,走亲访友。到时就会面临一个问题,如果有熊亲戚逗孩子怎么办?亲戚以为这是逗着玩,无伤大雅,无所谓,所以这次被制止,下次有机会还会再犯。但是,这真的是“逗”孩子吗?

尹建莉认为逗孩子和捉弄孩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捉弄孩子,是成人居高临下地利用孩子的幼稚,故意让孩子犯错误,哭泣和害怕。它的目的是逗大人高兴,给孩子还来的是羞辱、担忧和失落。

逗孩子,应该是以儿童的快乐为前提。经常是成人把自己降低到儿童的情趣中,以儿童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制造出让儿童快乐的事件,其中包含着童心、快乐,甚至幽默和智慧。

通过语言精确的描述,我们能很容易发现捉弄孩子和逗孩子的区别。捉弄的结果是参与捉弄的大人开心,被捉弄的孩子是不开心的。逗孩子的结果是大人用富有童心的方式让自己和孩子一样开心。

其实在生活中,我也不经意间逗过孩子。儿子现在偶尔还会尿裤子,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告诉他:没关系,我们一起来换裤子吧。但有时给他洗屁股的时候,会拍着他的小屁股说:你再尿的话就没裤子穿了,就光屁股出去吧。儿子就会着急地说,我不光屁股,我要穿裤子。当时并没有太多的觉察,等到听木鱼分享《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时,才有了警觉。

亲密的人,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孩子的捉弄影响更大。家庭中经常有这种行为的话,会让孩子对原本亲密的关系变得不信任。所幸我还是有觉知的妈妈,这种行为比较少。

同事也想到一个他最近常做的捉弄孩子的行为,后悔不已。不到一岁的女儿有的时候会专注的看着一个事物,他本来是觉得孩子这种状态很萌,但是无意中这种萌的状态,被他用自以为好玩的词汇“懵逼”给取代了。甚至会叫给孩子听,“懵逼*”。

成人觉得这样很好玩,以为不过是逗孩子着急一下,哭一鼻子,一笑就没事了。其实这些行为都会给孩子造成伤害。它对孩子来说毫无趣味,只会让孩子有不安和不被尊重的感觉,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增加孩子的社交恐惧和对他人的不信任。

所以,过年回家遇到熊亲戚捉弄孩子,家长要礼貌而坚决地制止。宁可“得罪”亲戚,不要“委屈”孩子。事实上亲戚捉弄孩子并非出于恶意,一旦他看到家长不愿意,就不会那样做了,也不存在“得罪”的问题。

如果我们有智慧和童心,可以给亲戚演示一下怎么才是真正的“逗”孩子。亲戚看到捉弄孩子和逗孩子不同的结果,就会有深刻的体会,也就不会再去捉弄别人家的孩子了,或许他自己家也有孩子,对他也是一种启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怎么这样,也飞走了。又到一个星球上,那个星球上是一个很贪婪的人,他不断计算哪个星球是他的,并记下来………他已经忙...
    霜霜霜霜霜之霞阅读 5,614评论 0 3
  • 繁星高挂,念头通达,无谓将来,不为过去!思人之恶,贪人之运,做人之善。 当自己虚伪的人生被揭开,才知道自己一无所有...
    永远会很远阅读 263评论 0 0
  • 今天是中秋节,给你写了两封信。 上一封仅表祝福,这一封聊聊最近吧。 放假那天开尖子生会,你被磊哥批评了,你到无所谓...
    ZXfirst阅读 114评论 0 0
  • 阳春三月,虽春寒料峭也阻挡不了内蒙大草原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脚步。 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麓的这一方坦荡辽阔的土默特平原...
    化学魔镜阅读 417评论 15 10
  • 李光明 (稻盛哲学学习会)打卡第48天 姓名:李光明 部门:业务部 组别:利他二组 【知~学习】 <活法>第四章,...
    AnnaWellin阅读 14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