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一艘装满牲口的船从纽约开向伦敦。与牲口同行的,是后来的著名舞蹈家、“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因为没有足够的路费,她只能靠东拼西揍的300美元,毅然挤上了这艘拥挤的牲口船。
彼时的邓肯,不过是20出头的美国小姑娘。在这之前,她差不多已经自学了15年左右的舞蹈,可是在舞蹈界,她也只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新人。这一次伦敦之行,她是为了去异国追求自己的舞蹈梦想。最终当然是成功了,只不过这其中的艰辛和付出,比起她留下的舞蹈艺术,或许更值得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去领悟和学习。
简介
伊莎朵拉·邓肯,生于1878年,著名舞蹈家,现代舞的创始人,是世界上第一位披头赤脚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家。她自小家境贫寒,没有受过正规舞蹈教育,依靠自学从绘画、诗歌、音乐等各种艺术中吸取营养,突破了古典舞蹈的刻板教条,重新激发了观众对舞蹈的激情与热爱。
现在,我们只能通过一些少得可怜的视频片段,来欣赏她的舞姿。因为时代比较久远,那时的科技还没现在发达,所以很遗憾,看不到她的珍贵舞姿了。不过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些金星老师的舞蹈,比如:经典之作《海上探戈》,就是典型的现代舞。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在看过邓肯的表演之后,称她为“一个天真的孩子”。这不仅是对一个艺术家最高的赞扬,也是对一个女人最美的赞扬吧。
而邓肯不仅是著名舞蹈家,还写过一本文学性很高的自传。中国著名作家林语堂曾评论说:“邓肯的文字是含有诗意,充满人生的神秘,是成熟满意的文字,因为她的一生是充满诗意及神秘,因为她不但享过人生的艳福,也尝过人生的苦涩。”
或许,你并不了解舞蹈的起源和流派,也不知道伊莎多拉·邓肯是谁。但你只要知道她是一个改变舞蹈历史的杰出女性,一个用一生去追求艺术事业的传奇舞者,一个不主张结婚却热衷于谈恋爱的女人,那么她的生命传奇,就值得你去了解。
总之,一句话概括邓肯的一生就是:一个出生贫寒、自学成才的舞蹈大师,一个恋爱无数却拒绝婚姻的独立女性。
一、童年:最穷的时候,她吃了一个星期的西红柿
《欢乐颂》里的樊胜美曾说过:“一个人的家庭,就是她的宿命。”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邓肯。
邓肯生在一个离异家庭,跟着母亲生活,家里还有好几个兄弟姐妹。所以说,邓肯的童年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贫穷。
他们常常交不起房租,会被房东赶出来;有时候,甚至吃不上饭。有一次,他们一家人甚至靠一箱西红柿度过了一周。但好在邓肯并没有被贫困打倒,相反,她变成了一个独立大胆的女孩。
10岁的时候,邓肯主动跟母亲说,不想去上学了,因为觉得上学没用、浪费时间,而她想跟姐姐一起开设舞蹈班,赚钱补贴家用。11岁的时候,她把头发高高挽起,穿起长裙,扮成一个16岁的女孩,然后跟着姐姐开舞蹈班。由于教学优秀,她们得以去一些富有的家庭教舞蹈。渐渐地,她们声名远扬,生意也渐渐好了起来。教学的过程中,邓肯也一直在提高自己的舞蹈记技艺。也正是因为这一段经历,让之后的邓肯更加坚定地走上了艺术之路。
邓肯的童年生活虽然是贫穷的,但是却充满了自由和浓烈的艺术氛围。在自传中,她写道:“我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得自于母亲对我们的晚间教学,她弹奏贝多芬、舒曼、舒伯特、莫扎特、肖邦等人的作品给我们听,或者大声朗诵莎士比亚、雪莱、济慈或彭斯的作品节选。那几个小时我们像着了魔似的。”
试想一下,一家人围在一起,不谈论俗事俗物,而仅仅是听音乐、读诗歌,这该是多么和谐又纯洁的画面呀。正是在这种熏陶中,邓肯开始学着跳舞,并爱上了与艺术有关的一切,比如音乐与诗歌。早期的艺术启蒙,为邓肯后来的艺术之路奠定了基础。
邓肯从小生长在比较自由的环境之中,所以养成了一种追求自由、敢于创新的性格。她的母亲也从来不会为她设置各种禁令,也不强制孩子们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她在自传中说:“我很幸运,因为正是这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使我有了舞蹈创作的灵感,有了对自由的表达。”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认为,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终生的,而且会极大地影响一个人的人生走向。回顾邓肯的童年经历,依旧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母亲的音乐老师身份、还是自由散漫的教养方式,都极大得影响了邓肯的舞蹈之路。而其中更重要的,是邓肯自身的努力与奋斗。
二、青年:被拒绝、被讽刺,是人生的常态
前面说到,由于家境不好,10多岁的邓肯就开始工作了。为了挣钱,她做过舞蹈老师,在剧院当过舞蹈演员、演过哑剧,还在一些贵族的私人宴会上跳舞。当时的贵族其实是看不起邓肯的,认为艺术家都是低下的,所以也不会给太多钱。她经常饿着肚子排练,走很远的路去上班,而且还要带着厌倦去完成这些工作,因为它们不是邓肯真正想跳的舞蹈。
很长一段时间内,邓肯都没有遇到真正适合她的机会。在应聘一些舞蹈表演工作的时候,她一般都会跳自己的原创舞蹈,可是没有人认可她,也根本不允许她按照自己的想法表演。
有一次,她好不容易争取到了一次跳舞的机会。于是非常用心地排练,迫切希望自己的舞蹈被人们看到。可是真正到演出那天,她跳的时候,灯却全部熄灭了。后来她才知道原来是导演觉得她的舞蹈不好,干脆就没让她出境。类似的打击,邓肯经常遇到。
我们都说,要先生存,再生活。至于理想什么的,在现实面前,都不值一提。可是邓肯却偏偏不这样,她把理想放在人生的第一位。
为了能获得更多的舞蹈展示机会,她想离开自己的祖国,可是她没钱。于是她厚着脸皮找那些贵妇人借钱。借来借去,最终她也只凑够了300美元,根本不够买船票。不过好在,邓肯运气好,遇到了一艘运牲口的船。从小吃过苦的邓肯哪管得了这些,带着满肚子的恶心,她挤上了这艘通往伦敦的船。
就这样,21岁的邓肯带着自己的艺术理想,来到了伦敦。到伦敦之后,邓肯的第一件事还是挣钱,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靠给贵族表演。好在伦敦的贵族比较喜欢邓肯的舞蹈,邓肯开始有了小小的名气。只不过邓肯依旧会有饿肚子的时候,因为她的演出多数是无偿的,虽然她急需用钱,但她更看重的是表演机会。
不过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邓肯终于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在一次名人聚集的晚会上,她被英国国家美术馆负责人哈雷相中了。哈雷邀请她在国家美术馆的展会上进行表演,而这一场艺术展会,几乎改变了邓肯的一生。
演出大获全胜,报纸大肆报道了邓肯的舞蹈。伦敦的重要人物都邀请邓肯喝下午茶或共进晚餐,邓肯甚至还受到了当时英国国王的接待。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奠基了邓肯后来的成名之路。有了这些人气之后,邓肯有了更多的表演机会,并开始有属于她个人的巡演。
成名之后的邓肯,也并没有在艺术给自己带来的名利中迷失,而是继续学习、提高自己的舞蹈技艺。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宣扬自己的舞蹈理念,她自学了多国语言,以便与各国的艺术家更好地交流。
渐渐地,她的足迹开始遍布欧洲,其中包括伦敦、巴黎、柏林等一些知名城市。邓肯用一种全新的舞蹈形式征服了当时的舞蹈界,这也是为什么她会如此成功、以至后来被称为现代舞之母的原因。
三、婚恋:婚姻是苦涩的,爱情才是此生的艳福
在爱情方面,邓肯也贯穿了她的艺术理念,那就是随性而热烈。她曾说:“一个男人的爱与另一个男人的爱是无法比较的,就像贝多芬的音乐与其他人的音乐是不同的;女人则是回应这些爱之演奏者的乐器。一个女人只爱一个男人,其情形类似于终生只听一个作曲家的音乐。”而她也通过跟各种男人谈恋爱,践行了她的爱情理念。
1902年,24岁的邓肯到匈牙利演出时,认识了青年演员罗密欧。罗密欧英俊帅气,又非常擅长撩妹,情话张口就来。在强大的爱情攻势下,邓肯很快就被俘获了。罗密欧显然是一个情场老手,没几天就把邓肯撩上了床,而这是邓肯的第一次。此时的邓肯,初尝爱情的甜蜜,已然被冲昏了头脑。可是没多久,罗密欧就开始冷淡邓肯。最终罗密欧提出了分手。
在这段恋情之后,邓肯依旧跟很多男人谈恋爱,这其中有作家、导演、富豪。每一次的恋情,邓肯都是全心投入、轰轰烈烈,只不过邓肯是坚定的不婚主义者,因为在她看来,婚姻是对自己的束缚,会让自己牺牲很多,而父母的婚姻悲剧更是加重了她对婚姻的恐惧。所以后来她宁愿自己生孩子、带孩子,也不愿意跟任何男人建立婚姻关系。只不过,造化弄人,邓肯的三个孩子后来都死于意外。
直到43岁这一年,一个26岁的年轻诗人闯进了邓肯的世界。他们相识于一场晚会,那一天,邓肯穿着一袭明艳的红裙子,人群中的她端庄耀眼。而她一进门,就被角落里的一个年轻帅哥吸引了。据邓肯自己回忆,那是一个金发碧眼的男青年,有着孩子一般的面容。他忧郁纯净的气质让邓肯彻底沦陷了,而这个男青年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俄国诗人叶赛宁。这一面之后,两个人就在一起了。没过多久,就过上了同居生活,并很快就登记结婚了。而这也是邓肯这样人生中唯一的一次婚姻。
这场婚姻源于爱,但只是艺术家之间的激情之爱。他们甚至语言都不通,一个是俄国人,一个是美国人。所以这场婚姻倒也不是特别重要,毕竟叶赛宁在这之前已经结过两次婚了,还有孩子。
叶赛宁或许是一个好诗人,但绝对不是一个好丈夫。婚后不久,患有抑郁症的叶赛宁就厌倦了邓肯,甚至动手打了邓肯。二人的婚后生活一点都不幸福,但出于对艺术的尊重,邓肯一直在包容叶赛宁。然而,叶赛宁却越来越过分,甚至出轨。婚后的第二年,忧郁诗人和快乐舞蹈家的婚姻,不可避免地走向了结束。
一位西方记者曾问她:“在您的一生中,您认为哪一个时期最难忘、最幸福?”她不假思索地回答:“俄罗斯!只有俄罗斯!在那里,我获得了存在的最大价值……”自始至终,邓肯看中的都是与叶赛宁之恋中美好幸福的一面,她始终带着欣赏的目光仰望她的诗人丈夫,而这也几乎是邓肯面临每一段爱情的态度。
邓肯像极了《天龙八部》中处处留情的段正淳,这样的女人,的确不会为社会所接受。但是她对待爱情的态度,在女人中可以说十分洒脱和彪悍了。而我们,或许没必要像她那样爱得死去活来、轰轰烈烈,但是请记住,爱的时候,享受爱;离开的时候,允许自己痛,但是从来不会一蹶不振。在爱情面前,不妨潇洒一点。
四、陨落:丝巾缠进车轮,带走了邓肯
跟很多名人一样,邓肯也有一个戏剧性的结局。
1927年,邓肯同好友吃完饭之后,略感身体不适,可是她还是决定坐车出去兜兜风。
那一天,邓肯身穿一身飘逸的长裙,脖子上系着一条长长的丝巾。这是邓肯的标志性穿着,象征着自由和随性。
坐在敞篷车上的邓肯,尽情地享受着风的吹拂。她佩戴的丝巾,在风中曼妙地飞舞。可是突然,丝巾落了下来,被卷了汽车的轮子中。
在剧烈的拉扯中,邓肯一瞬间就失去了意识。送到医院的时候,她已经失去了所有的生命体征。
一代舞蹈大师就这样陨落了。
这一年,邓肯49岁。
总结
那么到这里,关于邓肯的故事就已经讲完了。
回看邓肯的一生,充满了浓重的艺术家思维,认准了就去做,充满了激情和爱,对自由无比痴迷。这样的人生令人羡慕,但是无法复制。而今天了解邓肯,也是希望给大家一个新的思路,想一想人生是否还有一些其他的可能?是否可以更勇敢一些,更执着一些,去追求一个精神上更充实的自我。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活出你自己,就是最好的答案。正如林语堂评价邓肯所说:“她不但享过人生的艳福,也尝过人生的苦涩。”
或许,你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