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话
在第十九章,我们学到了一些与常理相反的行为会有更好的结果,就是要回归朴素、少私寡欲。但是在现实中会遇到太多二元对立的情况,难以做到回归朴素的样子,那我们到底要怎么来看待各种复杂的情况呢?
老子说:“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
我若有所思,老子是说如果对宇宙的认知达到极限的状态下就没有任何好担忧的了。这样是达到从整体统一的角度来看待一切,这样他人的奉承和呵斥、善良和恶意,又有多少的差别呢?但众人所害怕的东西,也仍然会是我们所害怕的。人性也始终是趋利避害的。然后我再问:达到这样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状态,我们和其他人应该差别会很大的吧?
老子说:“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儽儽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我若有所思,老子在这里是说众人在一起很欢乐,但是我却会显得有些落寞。众人看似都看的很清楚,而我却会有些看不清晰的样子。现实并不是常理所认为的那个世界,所以并不是很简单的,需要深层整体的察觉才能够看到真相。然后我再问:要怎么样才能够对本质有所察觉呢?
老子说:“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我若有所思,老子能够对现实的理解与众人不一样,因为他一直抱守着本源。本源是道,是致虚极守静笃所感受到的那种存在。
【二】应用:深层的察觉
老子在第二十章里描写了他和众人的差别,是因为他们看待现实的方式不一样。老子是从整体、起点的角度来看待宇宙万物,具体的方法是通过致虚极守静笃,来观察万事万物的变化。老子一直知道宇宙的本质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这样持续下来对于宇宙万物的认知就很不一样。众人看似很开心,很清楚,老子却会觉得有些孤单、愚钝。但这种差别只是对比而产生的,实际上是因为老子对于现实的认知很不一样,并不像常人所理解的那个样子。
所以在人生的应用中,就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如何来对现实有更全面、正确的认知?这种认知一定是超越二元对立后的统一,是对宇宙整体的认知。所以我现在所尝试去认知世界的方式,就是通过回归零点后的直觉来告诉我,它是对整体认知后所产生的感应。是让宇宙来告诉我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个方法在老子里是致虚极守静笃,在禅宗佛法里是无所住而生其心,在零极限里一样也是回归到那个零点来看待事物。也只有真正的把握那个本质的东西,才能够真正的顺应宇宙。
但是现在自己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就是我觉得自己不像以前那样更容易的去逻辑思考了。不过我知道之前的逻辑思考,其实是很片面的认知,根本没有办法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全局的变化。我感觉自己应该是走在正确的察觉的方向上。即便自己没有去更多的逻辑思考,但是宇宙还是一直在给我更好的指引。所以之前自己觉得头脑有些混乱,但那应该是一种正常的过渡阶段。当我的感知能力更强的时候,我的察觉应该也是更深刻准确。所以还是去用心倾听顺应宇宙就好了,我始终在跟随着本质的那个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