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三毛结实了《异乡人》,开篇便是男主对于母亲死亡的旁观者表现,到女友提出结婚诉求,他随意同意只是因为无所谓,结婚不一定非要确定相爱;再到不小心误杀了人,直至入狱,被审判,他居然一直是以旁观者的心态观察着身边的这些人和事,我倒不惊奇他的冷漠及所谓道德问题符不符合社会规则,我惊奇的是他活着的感受和思维,跟绝大部分人都不一样;他不关心人,也不关心自己,但他又能充分感受海风沙滩的惬意,女友身体的美好;一开始我觉得这很矛盾,我跟大多数人一样以普世的道德标准来衡量男主,觉得一个人居然麻木冷漠到这般怎么可能感受得到美好。
看完我才略微发觉,男主被称为“异乡人”是因为他诚实的活在当下,他对自己的感受很诚实,不迎合世俗的各种‘应该’,我甚至替他想,关于母亲,可能里边有渊远复杂的原生家庭因素,造成他跟母亲的情感疏离,也造成了他的婚姻观,但不等于他不爱母亲,在最后一刻他表达出自己对母亲还是爱的,只是关于母亲的死,他无法改变这个事实,面对母亲的死表现出来的行为也是真的;
这些感受是真实的,也是属于他的自由。而世人以此断定男主道德沦丧,人性泯灭,硬生判定这便是他杀人的动机,荒诞,可讥。
我们呢,我们难道没有无动于衷的时候吗?
有,绝对有。只是我们有的时候比男主聪明,我们会与各种 ‘ 应该 ’ 保持一致,因为我们具备各种‘ 伪装 ’,‘ 隐藏 ’的技能,且个个演技不俗。
再回头看开篇这句“一切特立独行的人格都意味着强大”,我似乎看到“异乡人”们的眼睛,里边透着自信和坚定。
喜欢。
《异乡人》 法·加缪